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2018-10-15常江
常江
摘要: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强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管理体系。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对于实现大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与大数据应用空间。
关键词:学生管理;大数据;应用价值
大数据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可以更好的解决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低,有效性不足和针对性差问题。本文探究大数据用于高校学管理的方法。
一、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相关准备工作不充分
当前高校普遍的认识到大数据在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常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能够以大数据为视角,进一步制订具体的学生管理发展规划。但是,高校对大数据应用的准备与行动不足,相关工作还处在理论研究与试行阶段。大数据信息实际用于学生管理日常工作的案例较少。虽然高校已经成达成围绕大数据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建设的共识,但是数据信息应用开发的速度较慢。首先,高校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购买软件与委托第三方的形式进行,高校管理部门参与相关软件研发工作较少,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还未能根据大数据建设自动化的管理体系。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岗位具备信息化操作技术能力的教师数量有限,很多较为年长的教师不能有效的运用数据检索的方式为学生管理提供依据。由于部分教师不掌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因此难以应对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管理需要,学生管理的有效性较低。
(二)数据信息处理效率低
当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水平还相对较低,数据信息的收集质量有待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还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涉及学生生活与日常管理工作的数据信息汇总不及时,这导致学生管理信息化操作的针对性不足,学生信息化处理的系统性不够,现有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决策支撑效力低。当前,高校委托第三方开发的学生信息化管理软件只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只是辅助完成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流程,例如,学生评优申报,学生奖助学金发放。但是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工作还信缺乏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当前可用于学生管理的综合性系统较为匮乏,信息软件之间的交叉性不够,基础数据的融合度相对较低,存在着数据类型不兼容,软件版本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明显的问题。而且高校学生管理数据的结构化水平较低,非结构化数据仍然大量存在。文本、数字、音频、图像信息不能共同使用,极大的影响数据挖掘有效性。
(三)学生管理信息化意识低
学生管理工作实际上是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标准化操作的过程,但是有些学生管理部门没能围绕基础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原始,这不仅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不利于学生数据信息的统计与收集,存在着学生管理重复性工作多,学生管理劳动效率较低,导致学生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虽然高校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后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有所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性增加,减少了学生管理人员大量的劳动压力,但是学生管理者没能主动的投入到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去,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操作还较为复杂,学生管理信息化数据的准确率较低,相当时间内还远未能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功能。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尚不能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与广泛存储,因此没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不利于数据价值发挥。
二、大数据对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价值
(一)提高服务学生质量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统计,可以有效的了解学生学习、就业、情感与就业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于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业的因素有重要价值。采用大数据运行管理方式可以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情况,从而针对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利用大数据还可以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并且根据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进行时效性管理,。实现对学生相关数据信息的有效整合,诸如分析学生的消费状况,学生的勤工俭学情况,以及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从而综合性的给予学生提供适当校内辅助等。通过移动终端学生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够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辅助优势,达到得出准确数据报告,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
(二)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利用大数据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可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反思学业,实现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例如,在学生较为关注的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定中,可以发挥大数据的指导作用。学生管理人员可以在调集学生出勤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记录,学生作业质量等数据信息,为相关评定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信息的支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辅助进行学生学习态度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并且在有效数据模型的支持下,指明学生学习发展方向,达到对于学生适当引导的目标。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实现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开发,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提高信息化程度
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大数据的功能,还要从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做起。首先,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大学生管理软硬件信息化建设规划,切实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基础上,构建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目标。其次,提高学生管理事务流程的信息化,发挥信息系统的前瞻性、开放性和个性化功能,在保证数据信息收集准确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类型的有效统一,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发数据价值做好准备。第三,为了提高学生数据挖掘水平,应当在消除信息孤岛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严格发数据监控体系,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信息数据安全。重点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的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引導学生管理者学会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摸索信息管理技术应用方法,提高信息管理有效性。
(二)提高学生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已经成为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引导学生更好的熟悉和应用校园的信息化设备,在移动客户端应用校园网络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生活与学习效率。首先,应当加强对在校生的信息化培训,让学生掌握网上借阅图书,网上预约实验室,网上约课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其次,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学生队伍为主体的辅助型学生管理队伍,着力加强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了解和反馈学生意见,积极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第三,围绕大数据进行信息技术普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开发,促进高校学生积极行动想来,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提供有效支撑。
(三)构建大数据学工平台
为了更好的发挥大数据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应当在取得高校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建立有较高兼容性的大学生学工数据管理工作平台。首先,通过统一的学生工作平台提高对数据信息收集的敏感性与主动性,实现对学生数据信息的广泛征集。其次,围绕着学生数据信息的反馈,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根据学生出入自习室的时间,学生阅读书籍种类和次数,学生生活服务资料等信息,更好的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还可以在辅导员的关注下,对学生个体的所有数据进行汇总,从而为高校教师指导学生提供依据,帮助辅导员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关怀,构建立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指导有效性。
四、结论
学生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的数据汇总与数据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管理质量,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 (6):63-67.
[2]单耀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 (2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