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传播媒介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分析

2018-10-15吴玉飞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玉飞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农耕社会发展的缩影,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全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本文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多元化媒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困境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然而,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日趋激烈,它不断影响着文化领域的生态平衡,导致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破坏、消失的严重威胁。

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离不开传播二字。当前,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与智能手机的不断融合发展,传播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首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各大主流传统媒体开始使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的传播和影响力度,其次新的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微博、微信以及各种APP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多元化的媒介传播虽然是机遇,更是空前的考验。

二、多元化媒介传播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所在文化空间的集合,它的产生,得益于中国几千年的独特的乡土文化对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长久影响,是农耕社会集体生活的遗存,有着独特的历史性与不可再生性。但是,在工业社会和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双重影响下,文化和经济合谋,也逐渐以实现利润为目标,致使文化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虽然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讲,文化商品化有利于实物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不过对于难以商品化的口头传说、礼仪、民俗等却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已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传统民俗一旦消失,难以再现。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非常强的地域性和区域传播特色,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又或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具特色,其产生和衍变与当地的历史、自然地理条件、族群以及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被复制传播。即使被广泛宣传,受限于不同群体之间的薄弱的文化共通性,也难以引起其他地区人们的情感认同,影响传播效果。

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曾对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阐述,并概括为: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个方面。他认为:传播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1]一个有效传播过程,首先始于一个优秀的传播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其项目传承人是文化的直接传播者。目前,我国的非遗项目人年龄普遍偏高,许多都已经接近六十岁甚至六十岁以上,可以说,这个群体正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和死亡高峰时期。[2]即使身体康健,作为处于现代化边缘的弱势群体,他们大都文化水平不高或者经济能力薄弱,很难再有精力有金钱再去学习新的传播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另外,经济效益也是传播者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在投入多、收益少的格局下,一些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要么是不愿意接过父辈手中的手艺传承,要么早就改行,导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断层,不得不面对后继无人的尴尬现实。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学界以及相关的机构也加大了研究力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但是,这二者往往是“他文化”的研究视角,短时间内难以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真正内涵和文化价值。

非遗文化传播还需要考虑到作为传播内容接收者的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只有传播者的编码和解读者的解码这两个互动阐释是成功的,文化的历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两方面才得以成立。[3]当下,社会媒体强大的阵容以及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改变了受众接收信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变成了能动的受众,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接收信息的角色,摇身一变也成为了传播内容的生产者,制造了以受众为主体的参与式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上而下的生产性的传播方式显然满足不了受众的需求。另外,受西方社会个体主义和自由精神的影响,带有集体主义和农耕生活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众中频频遭受冷眼,尤其是在西方文化盛行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往往认为西方文化更“洋气”,更“时尚”,对中国这些凝聚着几千年历史的活态的民俗技艺却了解肤浅甚至了无兴趣。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想要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这些民族智慧的结晶,必须要考虑到其传播短板,不斷挖掘传播潜力,以构建全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格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3.

[2]张燕伟,魏会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研究及其启示—以地区分布和年龄分布为角度[J].档案建设,2012 (1):30-32.

[3]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现实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7.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的重大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现今社会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