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沧州方言中“X得不行”结构探析

2018-10-15贾艳芳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

贾艳芳

摘要:“X得不行”是现代沧州方言中常见的口头表达方式,它用来表现主观心理感受。其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定语。在语义方面有三种:一是指表示生命即将结束或者事物目前的状态到达崩溃的边缘;二是指人动物的主观心理感受达到极限程度人们难以忍受的状态;三是指事物的状态比一般的程度更深。可以进入“X得不行”结构的词:状态动词、心里动词、动作动词、形容词。

关键词:沧州方言;X得不行;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构件分析

一、“X得不行”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

(一)“X得不行”的句法功能

“X得不行”在沧州方言里是一种常见的句法格式,如“气得不行”、“憋得不行”、“热得不行”等。“X得不行”在沧州方言中存在的三类“X得不行”句法功能是不一样的,整个结构具有谓词性质,可以做谓语,还可以做某些动词的宾语,其最主要功能是充当补语和定语。例如:

(1)他天生就是个爱吃肉的人儿,有三天不吃呀,就馋得不行。

(2)我不跟你瞎白话了,白话忒多了也解决不了麻烦。

(3)你这么多天儿都不出门,心里闷得不行了吧?

(4)我吃的忒多撑得不行了。

(5)难道庄稼人在大秋麦熟还有闲得不行的时候?

“X得不行”在例(1)和例(3)当中充当谓语成分,在例(2)当中充当宾语成分,在例(4)当中充当补语成分,在例(5)中充当定语。

(二)“X得不行”的语义特征

沧州方言中的“X得不行”其“X”和“不行”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十分紧密的,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但是其在结构上是不同的。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对“得”字定语进行了分析,并且分为了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X得不行”的结构发生在表示人或物在物理角度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难以继续维系生命即将结束时是可能补语,“得”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助词,“得”出现在述语与补语之间时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X得不行”的结构表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达到难以忍受的状态以及事物的状态达到了难以言说的程度等夸张意义时是状态补语,在状态补语当中“得”则是一个动词后缀。当表示状态时,其述补结构应该二分为:X得\不行,表示可能性述补结构则只能三分为:X\得\不行。其语义特点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但是各有侧重:一是指人或物在物理角度难以承受,难以继续维系,表示生命即将结束或者事物目前的状态到达崩溃的边缘;二是指人动物的主观心理感受达到极限程度人们难以忍受的状态;三是指事物的状态达到了难以言说的程度。例如:

(1)小孩子们一到游乐园就高兴得不行。

(2)小王失恋了难过得不行。

(3)王伯伯年纪大了有恐高症,一说上房干活心里就怕得不行。

(4)每天长时间干活工人们累得不行。

(5)跑得不行不行的马再也站不起来了。

(6)小二儿被汽车撞得快不行了。

(7)学俺家他大伯说李婶儿快病得不行了。

(8)張家那小两口平时甜蜜得不行不行的,怎么就离婚了呢?

(9)他让人打得不行。

(10)他家儿媳妇对公公婆婆嫌弃得不行。

“X得不行”在例(6)(7)中表示生命即将结束,另外通过例句(6)我们可以看出当表示此含义的时候“X得不行”结构的连接并不是十分紧密的,“X得”与“不行”之间可以加上表示“即将”含义词,例如“快”“要”等来进一步表示其发生的程度,并且在句末或停顿处要有“了”,此时“X得不行”是可能补语。在例(1) (2) (3) (4) (9)中表示人的主观心理感受达到极限人们难以忍受的程度。在例(8)和例(10)中表示事物的状态达到了难以言说的程度。在例(1) (2) (3) (4) (9) (10)中“X得不行”是状态补语。通过例(5)(8)我们可以看出当“X得不行”在充当定语成分的时候是可以重叠为“X得不行不行的”,“不行”的重叠用来表示增强说话人感情,以及程度的进一步加重。从(6) (7) (9)可以看出“病得不行”和“打得不行”,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由于病和打导致生命即将结束。另一种是极限程度达到人无法忍受的状态。这可以看做“X得不行”虚化成无法忍受状态之前的一种遗存。

二、“X得不行”的构件分析

(一)“X”的特征的分析

能够进入该结构中的“X”位置的词有以下几种:

1.状态动词

一些表示状态的动词能够进入该结构。这些状态动词一方面包括表示人们感受状态的感觉动词,这些表示感受状态的感觉动词含义多是表示人的不适意的感觉。如:

(1)我不想吃东西,觉得晕车,恶心得不行。

(2)—吃饭就吃的血多,又不爱动,她撑得不行。

(3)老马觉得累得不行,张了嘴没出声儿。

类似的动词还有:压抑、窝囊、委屈、难过、馋、烦躁等等。这些动词可以做“觉得”的宾语,并且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这些词在进入“X得不行”格式后基本语义仍然保留,可以整体做“觉得”的宾语,在语义上表达一种难以形容的适意感和不适意感。

2.另外,心里动词也能进入“X得不行”结构。如:

(1)王伯伯说:“我孙子不会做数学题,急得不行!”

(2)妈妈去很远的地方了,看不见她,我想得不行。

(3)考了满分,她高兴得不行,多吃了半碗儿。

此外还有惦记、可怜、可惜等,这些词在进入“X得不行”结构后失去了带宾语的功能,与整体表达出一种不适意或非常适意的心理状态。

3.动作动词

有一些表示动作动词可以进入“X得不行”,为数不多,如:

(1)地里蚊子堆疙瘩,上洼不穿长衣裳就咬得不行。

(2)都说山路十八弯,这北洼的路可不比好走,绕得不行。

这类动词表示动作,不能做“觉得”的宾语,不能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有的可以带宾语成分,有的有被动形式。在进入“X得不行”格式后,意义没有发生改变,而是在程度上加以扩大,使动作更夸张。在用法上可以充当“觉得”的宾语,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4.形容词

能够进入“X得不行”格式的形容词有很多。如:

(1)屋里的东西太多了,摆的横七竖八,显得乱得不行。

(2)出锅了一大会儿的山药,拿在手里还是让人觉得烫得不行。

(3)这大面被做的软和得不行。

(4)花園里的花漂亮得不行,招得很多人驻足观看。

类似例(1)(2)的词还有:闲、忙、咸、酸、甜、苦、热等,这类形容词主要为性质形容词,能受“很”的修饰,在进入“X得不行”格式后语义从性质转化为一种感觉状态。类似例(3)(4)的词还有甜蜜、美丽、漂亮、高尚等,这类词主要为状态形容词。

(二)“X得不行”的特征分析

“X得不行”结构在战国出现,但大都是“不得不行”,这与我们所说的“X得不行”不是一回事。这里所说的“X得不行”结构出现在清代,但是使用很少,通过在北大语料库搜索只找到一例即(1),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X得不行”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相同:

(1)在他作举人时,曾和学友们闲谈鬼神的事,大家纷纷历数那些胆大的人怎么不怕鬼,欣佩得不行。民国《古今情海》。

在民国“X得不行”用例增多,但也只23例:

(2)书生得了几十两金子,高兴得不行,赶紧去买来好吃的饱餐了一顿。民国《古今情海》

(3)扯住刘越石道:“你一个人独得不行,好歹分两张给我。”民国《留东外史》

此时进入“X得不行”结构中的“X”基本都是表示心里状态的动词:累、欣佩、局兴、独、等。

在现代汉语中,“X得不行”结构使用频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在北大语料库的搜索,有470多条,并且在进入“X”的成分明显增多,如下例的:美、火爆、脆薄等。

(4)他俩被安排在这里管理河闸,……,晚上和我们吃一顿蟹,更是美得不行。(《人民日报》1994年)

(5)甲鱼市场火爆得不行,孰料下半年,一斤二两个头的连20元也卖不上。(《人民日报》1996年)

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X得不行”渐渐固定下来,但不紧密,当“X得不行”表示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X得”与“不行”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例如“病得快不行了”中“不行”指死亡的含义,因此,到达人承受的极限才可能用于程度意义。当“X得不行”是指人动物的主观心理感受达到极限程度人们难以忍受的状态和事物的状态达到了难以言说程度的时候“不行”则为对中心语的夸张,该结构具有一定的程度义。

三、结语

“不行”一词的词义在弱化后才形成了 “X得不行”,类似的还有“X得慌”、“X得要死”等,这种结构得以形成的原因耐人寻味,但存在相似之处,即:“X得”后面的词都本可以表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的程度。在沧州方言中依然留存着“X得不行”三种语义,一种为表达说话人对宾语的主观否定,第二种为“X得不行”结构的运用,表示人主观感受的程度加深。第三种是该结构表示程度达到忍受极限。“X得不行”结构是方言使用的结果,目前依然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之中,且能进入该结构的成分在逐渐增加。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及轶嵘.“想死我了”和“想死你了”[J].天津师大学报,2000(2):78-80.

[3]唐建雄.河北方言中“X得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2):84-88.

[4]卢雪梅.“消极义词(短语)作程度补语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5]李泽慧.“X得慌”的构式分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38.

[6]陈聪颖,贺娟,程红丽.“河北沧州方言中“X得要死”结构探析”[J].柳州师专学报,2015⑶:30-32.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