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效策略探究

2018-10-15戴云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分组技能语文

戴云萍

一、目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虽然目前开展火热,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在开展时出现了种种问题,阻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组合未优化、合作不充分、参与不均衡、因选题不当而不能深入活动、教师对活动过程的调控不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一)合理搭配,优化合作小组

语文合作学习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教师必须要打破固有的座位分组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和状态来为其选定合适的学习伙伴,并注意到小组成员在人数、层次分配上的合理性。同时,教师应该从源头避免一些学生的不作为,为其找到适合的职位。只有使组内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才能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达到组内学生的优势互补。通常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分组方式。

1.异质分组。异质分组即将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例如:男生和女生、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能言善辩的和沉默寡言的学生。将他们放在一个小组内,看似有点混搭,实际上可以很好地弥补一些组合上的漏洞。

2.同质分组。同质分组即将相同学习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内。有以下两种情况。

(1)“优优合作”。各方面表现都出色的学生在一个学习小组内,由于优等生的学习基础比较扎实,思维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他们喜欢也能够不断适应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他们的综合能力会有更大的突破发展。

(2)“差差合作”。教师可适当考虑将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由于他们的学习层次相同,所以很容易打破隔阂,能够畅所欲言,真正开展学习,使自己的能力获得提升。

(二)教给技能,养成良好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思维和操作能力还没有成熟和完善,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逐渐习得合作技能,以此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真正发展学生的能力。其中合作技能包括以下几点。

1.组成小组技能。合理搭配,优化合作小组,这点前文已详细阐述,不再重复。

2.小组活动安排技能。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例如预习某一自然段、研讨某一争议。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有清楚的方向。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言,并合理控制时间,避免占用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还可以避免学生之间因没有秩序而争着说或同时议论的无效行为。

3.交流学习技巧。学习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产生很多分歧,这也是学习有飞跃式突破的关键点。教师此时要及时梳理、引导,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使自己的观点更科学、完善。

4.组长指导技能。课堂上,学习的小组很多,而老师只有一个,所以很多时候教师无法同时顾及全部学生,此时就需要强有力的组长来指导自己的组员,包括组织好学习的秩序、协调各方作好记录和汇总工作等。

(三)发扬民主,营造良好氛围

素质教育要创造这样一种境界:学生好学,喜学,乐学;教师喜教,愛教,乐教。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创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合作学习。首先,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放松身心,必须为学生提供宽松、安全的学习和心理环境。接着,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一旦发现问题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补充、修改自己的发言,从而更多地参与到辩论环节中来。这样一来,处于不同水平层次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进程,当学生在学习遇到阻碍时,要马上提供启发式帮助,让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够更顺利地进行。最后,还要创设激励机制,在学生表现出色时,适当地进行学生互相鼓励或教师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合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注重积极提供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机会,优化分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那么必定能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高新区西塘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分组技能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分组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