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探究散文教学根本性问题
2018-10-15杨红葵
杨红葵
同课异构指的是对于同一堂课设计不同的教学结构,以此探究如何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散文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故此学习散文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因此也就有了研究如何同课异构的必要性。在教授散文时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思考如何教学生阅读散文,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捕捉学生的困惑点,还可以从散文文体本身的特点入手进行教授。这种同课异构的方法能把握住散文教学的根本性问题,因“文”制宜地展开教学。
一、品味语言,感受文本情境
散文具有易读难懂的特点,而初中学生的阅历较浅,因此很难真正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更难体会到散文的深刻内涵。教师要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诱导,促使学生读懂散文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要从中获得对于人生、社会的启示。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点让学生从品味散文词句入手,感受文章情境,体会作品情感。
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分析文章的词句入手,感受文本的情境。首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若干字詞,如:“‘挨着、接着、推着、挤着这些词用来形容花,你觉得合适吗?”学生认为:“这样就把花比喻成了人,像小孩子一样有生气,所以我觉得很好。”教师还可提出问题:“文章中还有不少动词也展现出了紫藤萝的生气,大家能将它们找出来吗?”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品味,如有学生发现:“‘笑、嚷嚷这两个词语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教师鼓励学生借助这些词句感受文章的意境:“这是一树充满了希望的紫藤萝,大家能从它们的身上获得什么启迪呢?”学生从文章中的某些词句中感受到了作者的情绪,如:“‘帆、鼓鼓的、张满这些词语都给人一种扬帆起航的感觉,让人觉得作者想要营造一个充满了生机的氛围。”
通过分析文章中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学生能更好地走入散文的情境,从中感受到散文的情感,进而提高阅读散文的效率。
二、捕捉困惑,漫溯文本深处
教师在设计散文教学方案时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点入手,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困惑的地方,然后尝试和学生进行交流碰撞,尝试找到问题的理想答案。正如著名教师程一凡所说的那样,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不要让学生没有问题就离开课堂,而是让学生带着更大的问题离开课堂。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困惑处加以引导,促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感到茅塞顿开之时,教师则再次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下去展开探索。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深处,掌握文章的本质。
三、把握特质,鉴赏文本魅力
著名教师王君提出每一个文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只有找对定位,教学才能更有效。散文的特质主要体现为形散神不散,有着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比较富于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把握住散文的特点进行教授,则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散文的独特魅力。
一个文本的特质是其区别于所有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教师在教授散文类文本时也要注意把握住散文的特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下去,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散文。
究竟应该如何展开散文教学,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散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展开同课异构的设计,并尝试探究如何教学才能更为有效。这样就能无限接近语文教学的真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