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文化语境下校园德育的生态建构摭探

2018-10-15陆兴宏

成才之路 2018年25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德育工作

陆兴宏

摘 要: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问题,德育生态理念强调德育系统中各要素有机整合,文章对丝绸文化语境下中职学校如何进行德育生态建构展开研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个性化德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追求;推动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丝绸文化;德育生态;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5-0019-01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愈发注重校园德育体系的建设,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生态性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懂技术、会管理,还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敬业爱业的精神。但目前多数中职学生缺乏毅力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敬业爱业意识也较为淡薄。因此,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职业学校育人工作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丝绸文化”是以丝绸产业为源头,以务实精神为核心,以丝绸贸易为传播途径,以求真、求进、求精为精髓的一种独特文化。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位于绸都盛泽,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因此,传承丝绸文化,培育绸都新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本文对丝绸文化语境下校园德育的生态建构进行研究。

一、丝绸文化语境下校园德育生态建构的重要性

学校要考虑生存发展的需求,抓住变革创新的机遇,根据实际情况建构德育生态环境,与社会保持和谐一致,避免德育生态失衡,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1.生存发展的需求

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但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办学资源,同时也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学校若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要打造自身的办学特色。一方面,要有明确的个性化的办学目标;另一方面,要注重德育生态的建构,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前,丝绸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将丝绸文化融入办学过程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校发展的方向。

2.变革创新的机遇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能有效提升學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要在丝绸文化语境下不断创新,打造自身特色,建构德育主体人格,引导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德育与社会融合,使德育发挥文化效力。要顺应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舆论导向,抓住变革创新的机遇,不断完善自身,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丝绸文化语境下校园德育生态建构的方式

德育生态理念强调德育系统中各要素的有机整合,强调整体性、有机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生态性地建构校园德育体系,不但学科跨度较大,而且对其实用性要求较高。下面,对丝绸文化语境下校园德育生态建构方式进行研究。

1.树立“以人为本”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丝绸文化中“求真”的内涵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求真务实,修炼身心,完善自我,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要以丝绸文化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德育工作的人情味,把人的完善和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展示出德育的魅力。要明确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树立自我管理的理念;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而有层次的阶段性学习计划。要通过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思想、学习和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关心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创设个性化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

丝绸文化中“求精”的内涵是指导学生在学业上精益求精,追求个性化,形成理想的人格。学校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习惯等,创设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以个性化方式主动发展。要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使外化的教育与内化提高融为一体。

3.推动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充分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丝绸文化中“求进”的内涵是指导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综合型人才。德育工作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德育工作要与社会生活节奏保持一致,凸显德育的生态性构建。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树立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观,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的合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德育实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丝绸文化要求学生应以求真、求进、求精的“丝绸”求学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并要求学校及教师应注重生态性地建构校园德育体系,充分开发学生潜能,注重对学生灵魂的塑造。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个性化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推动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充分融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冯秀军.现代学校德育环境的生态建构[J].教育研究,2013(05).

[2]刘志侃,山华.对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

[3]周威.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06).

[4]吴杰莹.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以人为本德育工作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