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的策略刍探
2018-10-15冯淑贞
冯淑贞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探讨班主任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的具体策略。班主任要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与学生交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焦虑;困境;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6;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5-0015-01
焦虑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无力应对的一种情绪反应。适当的焦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引起学生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引发各种疾病。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对此最为妥善的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下面分析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探讨班主任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的具体策略。
一、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
研究发现,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压力大、沉迷手机网络、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1.学习压力大
虽然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新课程改革也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有时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人仍然重智育轻德育,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最重要,这在无形中就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繁多的作业占据学生课余时间的很大部分,导致学生难以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很容易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焦虑。
2.沉迷手机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低头族也越来越多。调查发现,学生使用手机非常普遍,而网络环境比较复杂,加上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因此学生很容易沉迷手机网络无法自拔。学生沉迷手机网络就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出现很多问题,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使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容易变得焦虑不安。
3.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学生的心理还不太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较低,学习成绩有时也不稳定,加上部分学生比较叛逆,容易引起一些教师的误会,使得教师可能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教师的一些话语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学生产生一些极端行为。
二、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的建议
研究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焦虑问题尤为突出。要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班主任就要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与学生交友、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1.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在网络世界很容易受到一些负能量信息的影响,而沉迷网络也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应当与家长积极沟通,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间。班主任也可以考虑收回学生的手机,不让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或建议家长购买无法上网的手机给学生使用。班主任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止学生陷入焦虑困境。
2.注重与学生交友,尊重学生的个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越来越个性化。素质教育倡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否定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主思考的权利,班主任应当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真诚地与学生交友,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辅助学生健康成长。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班级都可能有一些学困生。对待这些学困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不能用严厉的语言伤害他们,而要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们,让这些学困生敞开心扉,向班主任诉说遇到的问题。这样,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防止他们过度焦虑。
3.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体内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体育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因此,班主任应该适当地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体趣味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及时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三、结束语
班主任若不能使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引导,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要引导学生走出焦虑困境,班主任就要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与学生交友、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素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到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卫萍,许成武,刘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4).
[2]李燕燕,李奕华.积极心理學理论在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3).
[3]田玲玲.小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