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移动学习路径探析

2018-10-15吴兴排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安全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吴兴排

摘 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改革是信息时代高校面临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文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互联网+”安全教育的自主学习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安全教育

当前高校安全工作从以管控为主逐渐转向管控与预防并重,安全教育是预防工作的主要手段。现代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安全教育需要学校与社会共同推进。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的效率,成为不可避免的命题。校园安全教育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找准方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更便捷、可控,达到从入学到毕业一整套的系统学习安全知识的目的,让学生在校园更平安,走入社会懂得平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

近年来,隨着社会、科技、信息的发展以及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大学生生活空间和交流领域得到拓展,使得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突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除了完成正常的校内学习外,还要走出校门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综合应用类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业过程中要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实践。

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在面对复杂的安全隐患或事故时,往往表现出无助、恐慌等情绪,严重者甚至因此而留下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大学生自身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是促进高校治安稳定的需要;是大学生适应高校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可以说,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关乎校园稳定与和谐发展,是学校教书育人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作,是大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形式有待创新

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仍存在制度不够完善、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安全教育没有纳入学生个人成长教育体系,安全教育课往往是临时、不完整的,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安全教育课程多由保卫处教师、辅导员担任,对相关知识的内容了解并不全面和系统,多采取知识宣传说教的形式开展。内容枯燥,学生的兴趣不高,教育成效不明显。

安全教育形式有局限,安全知识的普及度难以掌控。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过类似“防震防灾害应急演练”“消防演习”等活动,但由于受专业性指导很少,大多流于形式,而且对学生最终学习的效果难以监控和衡量,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甚至不留“痕迹”,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移动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信息的获取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变化。大学生学习的途径也由传统的单一课堂途径向“微课”“慕课”发生转变。因此,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将是解决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有利途径。

1.“互联网+”的安全教育更易让学生关注

由于网络课堂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时等特点,其知识点的可视性、多样性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更易让学生关注。将传统的安全知识点通过“微课”等互联网方式呈现,采取移动式学习方式,不再受学习地点、学习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主考核,达到自我知识获取的目的。

2.“互联网+”安全教育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目的

大学生的自我判断和自我学习能力已初步形成,能自我掌控和把握。学校可借助于学校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平台,将安全教育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设置成相应的学分,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达到学生自学修学分的目的,又可以便于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大数据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还可以在日常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工作,达到系统学习和重点教育的双重效果。

3.“互联网+”安全教育有助于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习惯

借助互联网移动技术的便利性,让学校提前把安全知识学习推送给入学新生,让新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其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已成为当下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学开展“互联网+”安全教育移动学习方式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探寻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对学生“三生”教育的落实,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教育方式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猜你喜欢

安全教育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践构想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问题漫谈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