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探索

2018-10-15金春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

金春

摘 要: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高职院校是践行该功能的排头兵。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结合教研组实际情况就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理解、现状、途径及提升进行探索,以帮助教师处理好教学、科研、服务的关系,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路径与提升

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之一,高职院校是践行该功能的排头兵。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实际出发,探索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一、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理解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学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可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技能、创新能力为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外界环境变化,服务的范围不断延伸。服务层面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文化传承。

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就是培养人才,革新技术,创造新生产工具,时刻与经济建设各领域密切结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高职院校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主阵地。要培养具备文化素养的人,为文化传承、文化辐射、文化交流、文化创新做出更多贡献,让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

二、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当前状态剖析

为了让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从2017年汽车工程系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研组的企业数据看,整个教研组共14人,寒暑假完成21人次下企业锻炼。最长32天,最短10天,下企业单位共计8家,教师下企业单位很固定,全年社会服务形式几乎没有。由此可见社会服务模式单一。

传统办学思想使高职院校未能完全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一些激励机制缺乏,教师对社会服务主动意识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发展。

教师积极投入社会服务的原动力不足,这与激励机制有关。笔者院校尽管出台了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但只是单方面的激励。企业方或国家政策上激励不够。教师在职称晋升及各项评优评先中,学历、论文、课题、科研项目是关键,对教师实践操作技能并不做太多要求。

三、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路径及提升

高职院校要加大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激发自身主动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互动性。拓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校企合作、专业交融的社会服务途径。

1. 发挥职教优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社会互动

社会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与社会行业的互动性,产业与课程教育相互交融,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来培养人。

2. 教研室应增加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机会

可以通过传帮带的模式,让兼职教师培养教师的技能;教师再到企业实践,教师将所教专业课程中提炼的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工作过程中的经验相结合,知识层次得到更新和拓展。

3. 校企合作扩大科研成果

邀请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编写教材;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新技术应用等。为企业管理及技术研发提供高质量服务;服务教育、法律、会计、医疗等基本单位,使得社会服务实现全方位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对口企业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

4. 积极承接对外生产项目,锻炼教师和学生的能力

这两年系部与襄樊攀诚机电有限公司签订了生产合同。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各种零件的小批量生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的高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去,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注入活力,实现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要摆正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关系,以教学为主,科研为平台,靠服务升华,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高职院校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