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法警察院校警体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2018-10-15孙岩王强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创新

孙岩 王强

摘 要:警体教学是提高公安警察身体素质和警务技能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重要载体。基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与创新警体教学模式是司法警察院校适应高等教育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司法警察院校创新警体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阐述警体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创新警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综合素质;警体教学;创新

一、引言

警体教学模式就是按照警察院校警察体育教学理论,围绕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警察人才的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警体教学是司法警察院校培养高素质警察队伍的重要环节,与其他普通院校体育课程不同,警体课程是警察院校的一门基础课程。警体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警察体质,而且还关系警察技战术的培养,因此在日益严峻的警务工作影响下,不断完善与创新警体教学是培养高素质警务人员才、保证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完善创新警体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日益严峻的社会犯罪形势对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警察院校学生不仅要掌握高专业的警察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要具有过硬的身体体质和政治素质。警体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警察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司法院校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完善创新警体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完善与创新警体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社会应用型的警察人才。完善与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构建以现代警察岗位的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警务岗位的能力,尤其是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可以及时消除不利于警体教学的因素,进而大大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例如通过融入互聯网教学平台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提升了警察学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创新警体教学模式有助于拓展警体教学广度与深度,为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警体教学模式应该具有稳定性、独立性以及可操作性,不断完善与创新警体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对于相对枯燥的警体训练教学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警察学院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具有极大的帮助;最后创新警体教学模式也是提升警察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创新警体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警察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过程,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必然会增强警察院校的整体素质,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警察人才。

三、司法警察院校警体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是警体教学的重要形式体现,根据对多所司法警察院校警体课程的调查,大部分院校采取程序式警体教学模式,也就是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该教学主要是沿袭了我国应试教学思想,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将警体课程划分为感知、理解、巩固以及应用几个阶段。在程序式警体教学中侧重对学生的动作技巧的锻炼与培养。例如在技能训练教学中,教师首先是组织学生了解技能锻炼的相关项目,然后按部就班的组织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项目没有自主选择权。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警察学院警体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例如在警体教学中融入合作探究式、问题导向式等等。但是我们必须要客观的认识到警体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警体教学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与差异性。警体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大纲警体教学结构主要包括列队训练、射击训练、擒拿训练、警务战术训练以及车辆驾驶等。可见警体教学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在高校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导致警体教学内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警体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警体教学内容种类繁多,高校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机械性教学的问题。例如在射击训练中学生只能机械的按照教师的指导操作,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全面;二是在警体教学内容选择上缺乏针对性。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他们对某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就不同,例如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而部分学生则没有任何武术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但是在该方面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激情不高。

2.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滞后。基于社会对警校学生要求的日益提高,培养一体化的人才是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目前警校警体教学存在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滞后的现象:一是警校警体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根据调查大部分警校警体教学采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教师的主体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例如在擒拿格斗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练习的模式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这样对于学生的实际技能提升会产生负面影响;二是教学方法滞后,缺乏对互联网等平台的应用。警校教师认为警体教学主要是提升学生体能的课程,因此他们简单的认为传统的讲授法是最好的教学方法,结果忽视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然而讲授法对于学生而言存在制约性,例如根据调查83%的学生认为讲授法不利于警体教学的实施。

3.警体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目前警校警体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警体教学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而学生、用人单位的参与很少;二是教学评价内容单一,忽视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警体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局限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警务技战术方面,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考核比较少,导致学生学习警体课程存在功利性;三是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不重视。教学考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警校将教学评价往往作为一段教学工作结束的标志,而没有将评价结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改进工作中,导致教学评价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当然教学评价指标设置不合理,尤其是指标设置缺乏量化导致在教学评价中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

四、完善创新司法警察院校警体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基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日益复杂的社会犯罪现象,要求司法警察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围绕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警察人才。警体教学是警察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才需求要求不断完善与创新警体教学模式是促使警体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因此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完善创新警体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1.优化警体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警体课程是警察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优化警体课程结构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警察职业岗位要求的不断变化要求警校要不断优化警体课程教学内容,以此打造出适合区域岗位特点的警察人才。例如警察院校要结合本区域特点建立相应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当然最重要是警体课程教学内容要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每个学生的自身情况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警察院校要选择与学生紧密相连的专业。例如对于具有一定武术功底的学生则要侧重对其它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对于没有武术功底的学生则要从基础训练入手,以此达到最大的训练效果。

2.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方法。基于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警察院校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方法,以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首先警察院校要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改变以往的单独依赖于理论教学的模式。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学生自己实习学习相关的技能训练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警体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警体教学中教师不要局限在课堂上,可以采取技能比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技能训练。当然随着警体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警察院校要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块,以此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训练学习方案。

3.完善警体教学设施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设施是支撑警体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一方面警察学院要加强警体教学设施的建设投入,优先购买先进的体育设备。同时警察院校也要建立设备維护制度,对于破损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同时警察院校也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队伍素质关系教学质量,所以警察院校要积极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通过自学等方式完成自身学历的提升。当然创新教学模式还需要警察院校要加大科研力度投入,鼓励教师就如何创新警体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并且提供可行性的操作意见。例如警察院校要建立教师教官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公安一线干警深入到警察院校中担任实践教师,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实践锻炼环境。

4.创新警体教学评价体系,重视结果反馈。利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能够及时衡量教学运行的情况,保证教学质量。警体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一是要丰富评价主体,将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由于警体教学关系到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避免教师单一评价的局限性,警察学院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模式。例如在警体教学评价中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要依靠相关的训练标准,通过对比自己成绩与训练标准寻求自己的差距,以此不断激励自己;二是强化过程评价,体现素质教育。警体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身体体能,因此警校要改变以往的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的模式,侧重对学生学习训练过程的评价;三是细化评价指标。警察院校要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细化警体教学评价指标。例如警体教学中必须要明确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因此保证评价结果的操作性。

五、结束语

总之,基于社会对警察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提升,警察院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警体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警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警察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永伟.论警察体育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12).

[2]黄晓武.警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3]陈东升.公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年.

[4]王国明.甘肃政法学院警察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创新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