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需要三结合

2018-10-15陈丽英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陈丽英

摘 要:研究表明,故事教学法对低年级学习语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为了更好的使用故事教学法,需要注意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

一、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

喜欢聆听故事是所有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对于故事性东西的感知度和兴趣度比较高,这是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最基本的身心特点。故事教学法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选编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故事。

(一)多选编一些儿童故事

在文学领域中儿童故事通常是指字數较少、过程完整、具有趣味性情节、语言通俗易懂、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儿童能够完全理解的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儿童故事题材的文章,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更多地走进小学语文教材,这与儿童喜欢聆听故事的天性是密不可分的,并且小学低学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对于儿童故事的喜爱程度尤为高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小学生“故事性”的认识世界方式和对故事天生感兴趣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多选编一些儿童故事,诸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成语故事等等。

(二)故事陈述要口语化

针对小学生还保留着幼儿期“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在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语文教师在陈述故事时要口语化,将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口语呈现给学生,并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学生对所讲故事的反应,看学生是否听得懂老师所讲的故事。以民间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为例,“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的书面语是这样表述的:传说遥古时期盘古生长在黑暗团里,可是他不能忍受黑暗,于是他用神斧劈向四方,使得天地辽阔无垠,并且天空随着盘古身高的长高而增高,并且天地也变得明亮,就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磨难,盘古开辟了天地,终于成为了开天地的英雄。从以上表述看出,书面语言言简意赅,但是太晦涩难懂了,如果以书面语形式给学生讲解此故事,估计没有学生能听得懂。教师可以口语化处理:传说在非常遥远的古时候,有一个叫盘古的神物出生和生长在阴冷漆黑的黑暗团里,可是他忍受不了黑暗的煎熬,于是他用神斧劈向四方,寻找光明。天空和大地在盘古坚持不懈的开辟下日益变得更加辽阔无垠。同时,盘古的生长速度飞快,他的身高突飞猛进地往上生长,并且把天空往上撑,因此,天空随着盘古身高的长高而增高,并且天地也变得明亮,就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磨难,盘古开辟了天地,终于成为了开天地的英雄,盘古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被后人所赞誉,盘古本人也成为华夏儿女崇拜的对象。从以上表述可看出,口语虽然比较长篇,但是通俗易懂,如果以口语形式给学生讲解此故事,估计大部分学生能听懂。

(三)教师要多关注和鼓励学生

针对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关注和鼓励的身心特点,在故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关注和鼓励学生,经常与学生互动,尽量满足积极分子的表现欲,对所有参与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被关注感和荣耀感,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故事课堂中来。例如,在教授《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老师在陈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之前,可问问学生的想法,先让想表现自己的举手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要给予鼓励,学生回答完毕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鼓励学生,比如夸学生勇敢、夸学生有思想、夸学生想象力丰富等等。这种氛围必能鼓舞更多学生主动表现自己、展现自我,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也就达到了故事教学法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

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人生就像一场梦,而生活就像一场戏,里面发生了许多酸甜苦辣的让人记忆犹新的生活故事,这些生活故事有些是产生在人和人之间,有些是产生在人和动植物之间,但都是让人难以忘记。因此,运用故事教学法应努力做到与生活紧密结合,密切关注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多讲生活故事。

(一)密切关注学生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语文课堂中的故事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可以通过平常观察、师生互动、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多种渠道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具体是怎么样的,知晓学生的一些习惯,了解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事情。教师在应用故事教学法时要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故事教学,增加语文教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喜爱语文和想学好语文的情感。总而言之,故事教学法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构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语文和理解语文,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语文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语文。

(二)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生活故事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故事类型多样,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诗歌故事、生活故事等,而生活故事则是语文课本里所有故事中一种重要的故事类型,并且生活故事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故事类型,这足以表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委会对于生活故事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表明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对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严格遵循和贯彻落实。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讲生活故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故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笔者仔细研究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发现课本中的生活故事数量可观,许多单元和课文都包含着生活故事,或者语文老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轻易列举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故事,并且有些生活事例比较常见,能够充分印证课文主题。比如在教学《升国旗》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则可以向学生讲授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升国旗故事,比如他们所在学校的升国旗、电视里面的升国旗、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等升国旗的具体情形,因为升国旗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寻常不过了,升国旗已经成为他们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对于升国旗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且对于升国旗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语文老师可从就升国旗这个课文主题向学生们讲授一些更有深度的故事,比如国旗的起源、国旗的含义和特征、升国旗的由来、升国旗的意义等方面的故事。

三、与课程改革目标要求相结合

新课程改革的任务是清除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课程的毒害,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全民素质教育并建立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基础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等原则。面对新课程改革,故事教学法只有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思考新理念,领悟新课标,实践新课程,才能将新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到位,实现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充分应用,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顺应和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第一,用丰富的故事充盈课堂,激发孩子的探索热情;第二,提高故事选编质量;第三,充分利用故事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结束语

由于故事本身蕴含丰富的知识和人类的兴趣元素,因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对于教师来说,故事教学法可以丰富其课堂教学方法,促使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至于让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其次,故事教学法能够辅助教师培育学生的原创性意识,学生对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与认知后,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潜力。有助于培育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儿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海.试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03):116-117.

[2]田密.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3]闫顺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J].亚太教育,2016(08):192.

[4]王立格.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4):211.

[5]林宝玲.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