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018-10-15金怡然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高考改革挑战新课改

金怡然

摘 要:近年来,新课改步伐逐渐加快,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中需要做好心态调整工作,以便更好的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各项挑战。并且,学生还应转变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策略,积极配合教师,争取获得优异的高考分数。本文首先总结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然后提出高考改革挑战积极地应对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考改革;挑战;建议

高中生作为高考参与者,务必动态关注高考改革形势,了解新课改对高考改革提出的要求,进而学生能够为高考做足充分准备。目前,高考改革活动面临一定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考生增加应考难度,基于此,提出行之有效的高考改革应对建议,希望能为考生提供借鉴。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面临的挑战

(一)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

新课改针对高考改革提出这样的要求,即改革后的高考应增加师生综合测试以及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等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然而当前高考命题并未更好的应对这一变化,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够明显感知,即考试内容与评价内容结合效果较差,二者协调工作不到位,导致高考优秀人才选拔效率大大降低。最终导致高中生在改革后的高考中错失最佳发展机会。

(二)高考命题缺乏个性化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根据省份的不同进行命题,各省份进行高考命题时,参照《考试大纲》考察知识点,以及学习能力,因为统考性质固定不变,一旦各省份学校规定的考试标准固定,或者考试内容相同,最终会忽视我们学生的学习需要,导致我们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不能被及时满足。因此,高考改革应结合地方特色,坚持个性化高考命题原则。

(三)高考公平性失衡

新课改认为高考改革应落实“一纲多本”内容,支持不同版本教材在地区以及学校的应用,然而高考命题过程中存在知识点取舍、教材差异规避这一现实问题,最终学生高考极易出现非公平、非公正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为高考改革增加阻力,导致高中生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案盲目变动[1]。

(四)考试形式多次改动

高考改革表现为:考试次数增加;选考题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多样化;上机考试频率提高。然而实际改革时,常常存在分数赋值不公平、试题赋值不合理等问题,高中生面对这样的命题争论,往往会失去备考自信心,最终高考改革效果不尽人意。

二、积极应对高考改革挑战的有效建议

高考改革工作要想顺利推进,应遵循新课改理念,同时,迎合社会发展需要,确保改革后的高考活动符合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结合自身考试经验以及学习体验为其提供合理化建议,进而我们能在认可、支持高考改革的基础上,配合高考改革活动,并且规范在校、在班级中的行为。

(一)合理调整考试目标

新课改重新修订高中生培养方案,以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为目标,确保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在新目标的指导下,我们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学会利用先进技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此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考试目标细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即总目标,即针对所学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具体考察;第二方面即具体目标,即针对在校行为具体考察、及时指导。

(二)优化考察方向

新课改结合社会人才培养需要优选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注重提高高中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高考改革推進的过程中,试卷试题数量得到,并且试卷结构选择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针对理论联系实践的高考试题回答时,我们能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处理问题,这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真正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总结可知,新课改理念下,高考改革方向适当调整,以免考生片面关心分数,导致已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三)适当调整考查范围

新课改以优选考试内容、科学梳理知识结构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高中学校合理调整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以此确保考生根据自我学习需要选择课程内容,这有利于彰显新课改选择性,促进命题顺利实施。由于我们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存在知识脱节现象,因此,高考试题范围适当选取、考查范围合理调整,有利于加强已学知识连贯性,能够提高我们高中生知识运用能力。目前,社会各行业发展对基础知识巩固、知识广泛涉及的人才大量需要,因此,新课改应调整高考考察范围,针对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能力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对于学习主体来讲,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巩固理论知识,客观认识理论知识间的关联性,在高考试题解答中充分发挥融会贯通能力[2]。

(五)完善命题控制体系

现如今,高考命题方式主要为封闭式入围命题,虽然这种命题方式管理效率较高,但如果命题质量监督工作不到位,则高考命题会停留于经验,导致命题流程机械化推进。对此,应适当完善命题控制体系,通过组建专业命题团队来进行命题研究,同时,针对高考试卷横(纵)向对比、分析,从全方面考察考生学习能力。针对高考试卷难度深入研究,因为高考试卷难度间接反映社会问题,并且影响高考分数、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决策误差,因此,适当控制试卷难度,提高试卷难度预测准确性是极为必要的,这对考生模式改进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考试大纲》合理规范,在这一过程中,优化学科评价标准,同时,细化学科能力考查目标,以便为学科评价和能力考查提供依据。由于高考改革属于系统工程,通过完善命题控制体系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这不仅影响我们学习自信心,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工作推进势在必行,为了确保高考改革满足新课改需要,实际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以及社会人才培养需要。对于学生阶段的我们来讲,应不断创新学习思想,改变学习思路,动态关注新课改要求以及高考改革进程,这对学习行为规范有重要意义。高考改革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考试目标、优化考察方向、适当调整考查范围、完善命题控制体系等措施有效应对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遇到的挑战,这对我国高考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提高我们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刚,袁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8(06):7-8.

[2]杜瑞军,洪成文.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路径及挑战——教育家对话企业家微论坛纪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31-37.

猜你喜欢

高考改革挑战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