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际工作坊设计教学案例的教学形式研究

2018-10-15齐建春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国际化教学模式

齐建春

摘 要:国际工作坊,是近几年的高效发展状态下,是最佳工作坊教学模式(资金允许下),由国际著名设计师背书,带来最先进的设计观念和最前沿的业内动态。主持人贺迈先生在工作坊项目中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包含圆桌论坛、课程、演讲、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形成沉浸式体验。讲座在注重设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体验理解市场的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创意设计思维来设计产品,同时学会如何把自身的设计理念更好的介绍给观众。

关键词:工作坊模式;教学模式;国际化

一、国际工作坊形式

工作坊字面来自英文Workshop。设计行业通过工作坊方式,进行创意发散,获取最具突破力的概念方案。一般而言,设计工作坊是以一名在富有经验的主讲设计师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团体在该名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前沿时尚话题。与传统的设计教育方式相比较,设计工作坊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一)探讨的话题往往更有针对性,涉及到设计领域的最新鲜的话题,甚至,很多伟大的创意与方案都是在工作坊这种形式的讨论之中诞生的。(二)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可以选一个小型教室,可以在会议室里面,更可以在校外景点,工作坊的时间与地点都比较灵活。

本文列举和分析德国著名设计师贺迈(Mathis Heller)在河南城建学院主办的“未来城市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下文力求准确描述此次工作坊内容和若干重点细节。

二、工作坊的背景简要

贺迈大师作为汽车和产品设计师有着25年从业经验,其作品多次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其中包括红点至尊奖和iF金奖。贺迈毕业于德国哈勒艺术和设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为众多知名品牌宝马、宝洁、森德、MAN、喜力以及西门子提供高品质设计。贺迈教授随后还担当荷兰顶级设计所威尔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2011年,贺迈大师受聘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及上海德稻大师学院汽车与工业设计大师。并在上海德稻创机构立了亚洲区的工作室。自2014年起,他受邀担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德稻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今日,他被授予中国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的称号。贺迈大师同时还兼任了数个国际设计奖项的评委,包含iF学生设计奖以及“名车志”十佳汽车设计奖。同时是多家汽车杂志的特约专栏作家。

2017年11月中旬,贺迈大师在顺利的我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设计工作坊课程教学,是学院探索教学模式,寻求教学改革以至转型的重大突破。本章节即以贺迈大师的国际工作坊的实践为例,阐述工作坊的过程,总价广大师生的收获,归纳此工作坊的特点。

三、工作坊内容制定

未来城市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的课程:

贺迈大师有着25年汽车和产品设计从业经验,对交通工具的设计以及发展,有这深刻和敏锐的认识。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延续了贺迈大师的研究方向,围绕着未来城市交通工具设计展开。根据目前城市交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交通拥挤、共享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空间的浪费等当前最新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工作坊持续的周期为1周时间,30名参加的同学一共被分为了六个组。最终的设计方案,由每组的同学按顺序上台进行汇报。

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天《设计思维——创新的设计理念》为题,进行了首场学术讲座,围绕着如何用设计的角度,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工具提出创意性解决方案。

第二天内容:构建用户角色模型,场景。虚拟未来的城市居民,在一天的生活工作中,如何运用交通工具,个人与其互动的形式以及整个城市空间与其互动的形式。

第三天,方案构思。

第四天,3D数模的完成,效果图,PPT,最终文案的渲染。

第五天,每小组依次展示方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辅助,如PPT动画、Gif动画、小视频等等。

四、课程项目计划

按照设计流程,项目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进行人物设定。模拟一个人物的生活模式,这个人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或者是我们所创建的一个虚拟的人物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个人的生活模式列出来,然后选定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这个人每次出行的人数、距离、频率、速度、行李等总结出交通工具可承载人数、速度快慢、共享还是个人、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来确定一个城市未来交通工具所需解决的问题,这款交通工具可以没有轮子,可以在地上行驶,也可以在空中飞行,只要达到可以从A点——B点的目的即可。

以下内容摘自贺迈大师的PPT:

go through one day of the life or each person to figure out their mobility needs. Write it down,make a list of requirement

Workdays(Monday-Friday)工作日;Weekdays周末;Holidays節假日;人数 Number of passengers;距离 Travel distance;频率 Travel frequency;速度 Required speed;行李 Luggage,goods to transport;其它 Diverse(comfort level);

构建的用户角色,整体上可以通过路演或者故事版的形式来展现。

第二部分绘制草图。贺迈大师鼓励同学们在画草图期间进行头脑风暴,打开思维,抛开现有交通工具的形态,画出可以想到的各种造型,这些造型要根据前边所做的人物设定所需的要求进行绘制(选定人物为中年人就画出适合中年人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形态)。

第三部就是建模渲染,同学们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所设计的交通工具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人是怎样使用的和交通工具中轮子与轴的连接结构等。在建模渲染途中,同学们会请大师指导链接结构的方式、使用方式、效果图的配色、渲染途中的背景等。

对于此块内容,贺迈先生实时给出指导建议:

(一)模型渲染时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车灯在夜晚的背景下进行展示;

(二)3D模型方案的轮子可以转起来;

(三)未来将交通工具既可以在空中飞翔又可以在陆地上行驶的轮子形态转换;

(四)可以采用gif动态图展示,如,在空中飞行的动图和陆地行驶的动图展示;

(五)有些同学所做的交通工具可以连接起来,连接过程的展示等

第四部分进行产品的品牌化设计。要求每个小组所做的交通工具都需要有自己的logo和品牌名字。贺迈先生指出:一个好的产品需有一个好的名字点缀。要求同学们,logo和品牌名称的设计可以关联所做模型的的形态,例如,其中一组同学设计的交通工具造型就像一个大芒果,他们的logo和品牌名称就可以根据产品造型所演变、可以根据产品的功能来设计品牌的名称及标志。

第五部分,PPT展示Workshop的成果。在PPT版面中需要放入产品设计思考过程,表达出人物设定的情景,体现出构思这样一款交通工具的依据;PPT需要包含草图推演过程,从用户需求推到至最终的方案形态;PPT最后展示产品3D模型渲染图,表现出产品是如何使用,功能设定、社会中的使用方式,如共享还是私有产品,在未来城市中的人机交互,是否需要APP来控制等等。

五、工作坊结束后师生收获

(一)学生的收获

笔者发现,在本次国际工作坊中,学生的思维相当的活跃,很乐意表达自己的idea,其中有几位同学积极的用英语同贺迈大师交流。

(二)教师的收获

贺迈先生在工作坊项目中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包含圆桌论坛、课程、演讲、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成果汇报等多种形式,形成沉浸式体验。讲座在注重设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体验理解市场的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创意设计思维来设计产品,同时学会如何把自身的设计理念更好的介绍给观众。

作为本次工作坊的组织单位,我艺术设计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勇于大胆创新,与兄弟院校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采用国际人才培养理念、资源和模式,与国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利用整合资源、平台共享、人才交流等方式,促进双方教学、科技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此次交流合作课程,在我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的领导也希望通过贺迈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接受国际先进的艺术教育,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设计技能。

六、国际工作坊形式的特点

时间协调上,没有约束,只要与国际著名设计师沟通协商好日程,在从学期中单独抽出一周时间,即可安排运行设计大师的工作坊。

费用显然昂贵。举办国际工作坊,需要雇国际著名设计师主讲,包含讲课费、差旅费、翻译费。设计类院校自然是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被雇佣设计大师的地位以及对应的成本负荷。

品质成效上,国际工作坊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视野,了解到设计界最新颖最前沿的态势。有国际设计大师背书,学生的激情也被带动,以本文所提的贺迈大师的未来城市交通工具设计工作坊为例,30名学生,大部分通宵的完成自己设计方案,改了又改,只有找到突破点,就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去调整完成。贺迈先生大量的一手优秀案例,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视野,另一方面极大的触动了学生对设计学业的热情。

国际工作坊明显提高了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所处地理位置不佳,教育、文化资源相对落后,大众通常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及其学科建设的发展所知甚少,更不知晓其设计艺术学专业的发展情况,国际设计工作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和业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文龙.设计管理的美力境界[M].(中国台湾)远流出版事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

[2][英]布朗.IDEO,设计改变一切:设计思维如何变革组织和激发创新[M].万卷出版公司,2011.05.

[3]陈竑.转型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设计工作坊实践探讨——记立陶宛国立艺术大学欧莎拉教授招贴设计课程工作坊[J].湖南包裝,2017,(03):132-135.

猜你喜欢

国际化教学模式
聚焦港口国际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陌陌唐岩:以新品提速国际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