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趋向

2018-10-15刘哂吸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

刘哂吸

摘 要:经历十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内地音乐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文从我国音乐产业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揭示音乐类竞赛节目的发展模式导向,并提出其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音乐竞赛类节目现状;模式导向;发展思路

所谓竞赛类节目,是指经广电总局批准制作和播放,通过竞技角逐的比赛形式来推动故事发展且能带有一定影响力的电视作品。大致流程为能力展现—综合评选—排名淘汰制,在“臆想夺冠”的设定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选手的潜力,从而加大节目的悬念性和刺激性!

自1984年的《青年歌手大赛》拉开帷幕以来(后简称《青歌赛》),中国音乐类竞赛节目层出不穷。但在综艺节目火爆收视率的影响下,音乐竞赛类节目增添综艺效果的色彩,逐渐演变为音乐选秀节目,旨在以冲击观众的感官和娱乐大众的生活来搏取收视率。惋惜的是专业音乐的身影淡化褪去,“竞赛”演变成“选秀”,使得音乐陷入“失真”的泥潭,倾向于娱乐性而非专业性,导致专业类音乐竞赛节目难以继续呈现在大众的视野。

针对中国当下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趋向,本文全面剖析和总结个中原因,以《青歌赛》作为传统音乐节目对比进行分析,扼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寻其根,浚其源:音乐竞赛类节目现状原因

(一)规模小、竞争大

当前,音乐产业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从其涵盖范围看,音乐产业包括音乐唱片产业、数字音乐产业、音乐软件开发以及音乐电视、音乐广播等多种音乐产业,囊括音乐创作、音乐传播、音乐消费等多个音乐领域。据数据统计,十八大以来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253.22亿元,同比增速达7.79%,表明中国的音乐产业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纪元。但在音乐产业宏观发展蓬勃的同时,其各个分支音乐产业的发展形式单一且发展极不平衡。

音乐竞赛类节目在电视节目中所占规模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经纪公司、唱片公司、赞助商等,音乐的主导宣传形式即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信息化模式予以大众,宣传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及时有效性。与其他电视节目产生激烈竞争,加之受到资金、宣传等诸多方面的限制,高质量的音乐节目更是寥若晨星,导致音乐市场这一方面的创造产值比例微乎其微。

(二)关注度片面

音乐是存在并服务于大众的。音乐具有教育、认识、审美、社会及娱乐功能,音乐节目作为音乐传播的具象形式,目前的功能趋于明显的发展不稳定、不均衡状态,娱乐甚至有代替教育成为主要功能的趋势!绝大多数人在观看竞赛节目时,关注面停留在外形特征、家庭背景、个人生活等外在因素上,而非音乐竞赛的本质内涵。此现象在最近火爆一时团体选拔赛制的音乐类竞赛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中体现突出,类似于韩国创建男女团体的竞争选拔赛制,与《超级女声》竞赛机制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加以复活赛、团队赛等激起白热化竞争的各种赛制,采取现场、网络等多种票选方式觉决,相较《青歌赛》等传统音乐节目,评委的权利分散化,也相应导致评选结果专业度淡化,趋于全面综合评定。

(三)“后台”成分过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文化为抢夺市场掀起一股暗潮涌动的热潮。进入本世纪来,表演型音乐节目颇受大众喜爱,如《我是歌手》、《中国新歌声》、《中国新说唱》等大型真人秀竞赛节目,对比《青歌赛》而言,这类真人秀节目与传统节目内容构成模式颇为相似,同为舞台歌舞艺术竞技表演。所异之处是,表演真人秀中除单纯的竞赛体制外,更倾向于竞赛者的个人生活,画面内容丰富至演员本身、以及评委和观众三者之间的戏剧冲突,以槽点、泪点、笑点等情景发生博取视线,音乐本身内容略显单薄。拟用戈夫曼理论,即真人秀节目“后台”区域介入成分过多,赋予真人秀区别于其他综艺节目、传统音乐节目形态的差异性。更多专业人士表明,后台情景成为决定真人秀性质的本质力量,将直接影响节目的整体呈现效果。

二、固本源,识时变:音乐竞赛类节目模式导向

《青歌赛》虽已停播,但中国在此阶段音乐类节目发展得如火如荼,使其在电视节目生产中占有今非昔比的重要地位。可伴随信息时代多元化的发展,电视音乐节目趋向于音乐与综艺相结合,以丰富娱乐生活为目的,用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刺激观众感官,重复并效仿国内外火爆音乐综艺节目,以音乐为载体搭建“话题热榜”,使音乐之外的“综艺”因素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看点。音乐模式虽种类多,知名高,参与广;但僻本质,丢传统,无创新。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我国的音乐产业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大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对我国音乐节目,同是音乐竞赛类节目新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的制定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到“两创”方针,打造音乐产业健康美好的发展体系,推动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2月份,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大型诗词音乐节目的播出,打破了大多音乐综艺节目的陈规模式,以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经典与流行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挖掘中华文化宝库,宣扬中华优秀文化。其中不乏朗朗上口的经典曲目创作,《将进酒》、《陋室铭》、《琵琶行》等等经典诗篇演绎。巨大的反响和效益也证明了新节目形式取得的成功,该节目是“两创”方针在音乐道路上的目前最成功的实例,实现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找對路径和方法才是关键。这也对其他音乐类节目,尤其是对真人秀音乐节目敲响警钟。

三、积跬步,至千里:音乐竞赛类节目的发展思路

(一)发掘节目潜力,倡导音乐创作

我国电视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音乐竞赛类节目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在音乐形式上追求适时创新与改变是必不可少的,发掘节目潜力便于贴合音乐自身特性发展,有利于极大化的发挥音乐五大功能。在节目中应鼓励竞赛者表演原创作品,倡导音乐创作。

(二)比赛机制简明,回归音乐本真

《青歌赛》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大型竞赛节目,比赛除音乐展示外,还加以专业知识问答,全面检测歌者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临场发挥能力,音乐表现占据极大评比成分。与《青歌赛》不同的是,而今音乐选秀节目侧重大众层面,为吸引关注,节目赛制复杂且多变,观众难以关注音乐本身,所以“回归音乐本真”的理念则为大众选秀节目确立一个固性准则。

(三)整合媒体资源,拓宽传播途径

此处特指电视节目媒体资源,其中包括竞赛者资源、观众资源、评委资源、新媒体资源四个基本方面,四者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平稳均衡的全面发展才是打开渠道,奠定基石的唯一途径。在竞赛环节中适当运用媒体功能,可邀请知名媒体或音乐评论人作为大众评审的之一,不仅能拓宽宣传渠道,增加群众关注度,更深化了比赛专业性、公平竞争性。

(四)完善网络平台,加强版权保护

音乐网络营销平台须搭建成熟有序的框架结构,并不断更新、丰富音乐资源,形成稳定的运营模式,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服务。而在音乐产业的迅速发展下,音乐作品比比皆是,加强音乐版权保护是音乐市场取得发展的前提,目前,最有争议且多发生法律纠纷多源于版权问题。

拓宽音乐还可以通过与其他行业有机融合等形式,音乐的发展更离不开众多音乐传播者和爱好者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
江苏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析
浅析丽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