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退休老干部养老制度和文化生活的思考
2018-10-15张传宇
张传宇
摘 要:人在社会上,要满足自己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既要有物质上的追求,同时,也不可缺少精神上的追求。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精神上的追求比物质上的追求更重要。“文化养老”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空前严峻的形势下提出的文化养老具有深刻的内涵,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根本利益,做好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怎样发展文化养老,文化养老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将是本文重点讲述的内容。
关键词:文化养老;退休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笔者曾接触过一些同志,其物质生活已比较富裕,但是他们却总是一副烦恼的样子。物质上的富裕,并不能代替他们精神上的追求,也不一定能带来更高层次上的幸福感“文化养老”就是在满足老同志物质需求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精神上、文化上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其老有所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精神饱满、昂扬向上,身心健康,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本文就对文化养老与丰富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浅谈。
一、文化养老突出的社会背景
“文化养老”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中国五千年文化,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文化对事业、社会的影响,都把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看得非常重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就在左翼作家联盟中强调文化的积极作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重视文化事业对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推动作用。在抗战时期,物质条件那么困难和艰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仍坚持不断开展党的文化工作,以满足全体党员和红军、八路军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党在各时期任务的完成。由此而产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至今仍然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可见,重视文化工作,重视精神对党的事业的推动作用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所以说“文化养老”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它是力推行业文化促进行业老龄工作的体现。
“文化养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群众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由于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其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方面还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干部群众反映,他们能够以主体地位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较少,总觉得业余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和单调。可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让他们走出来、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已是当前老龄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着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退休干部呈递增趋势的情况。面对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严峻形势,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和老龄工作紧迫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认识并加以解决,这是一个重要又十分紧迫的问题。
“文化养老”具有坚强的政治保证。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我们要更加重视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要面向基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但是,老同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对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有差距。有的认为生活稳定,衣食无忧,安度晚年就可以了,还搞什么文化体育活动。只关注物质生活,而忽视或缺少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老年活动设施和场地管理使用有限。老年活动场所少,各地区的活动场所在使用和管理上也十分有局限性,有的单位无活动场地,投入的人力、财力及设施难以落实。三是对老干部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缺乏组织和引导。无力阻止开展各项活动,老同志难以精神快乐、心情愉悦。四是老同志自身忽视心理健康。退下来后,有的闲着无事,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有的由心理疾病导致精神失常,应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关注。改善和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同志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内在需要。因此,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把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列入议事日程,这是十分重要的。
二、文化养老的内涵、内容与意义
(一)文化养老的内涵
文化养老,是相对于物质或经济养老而言的,是全面养老的一个方面。它是指,老年人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前提下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习、书画、歌舞、健身、体育等活动,以增长知识、心悦身健、奉献社会,不仅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而且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养老,使老年人延年益寿、乐度晚年。
(二)文化养老的内容
文化养老的内涵,决定了文化养老的内容。文化养老的内容大体包括:读书读报,影视上网,咨询献计,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吹拉弹奏,摄影录相,剪纸手工等文化活动,以及相关联的气功、瑜伽、太极拳、五禽戏、游泳、棋类、球类等体育活动和旅行、观光、游览、度假等休闲活动。总之,是以文化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愉悦为目标,使老年人心悦身健、尽享天年。
(三)文化养老的意义
文化养老,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和适应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提出来的,是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养老的新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老年人,不仅是广大人民的一部分,而且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对新中国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而且在继续做着重要贡献。
对于老龄工作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采取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围绕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把老年人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文化养老,是养老工作的短腿,还跟不上老年人的发展需要,也使老龄事业发展不够全面和协调。积极发展文化养老,就是補上此短腿,可以促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老年人根本利益的全面实现。
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老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老年人组织起来,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积极开展文化养老,既可以和谐老年身心进而和谐社会,又可以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献智出力。
在老年人中,蕴藏着各类人才。充分运用之,无论是对于经济建设,还是对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文化养老,不仅可以直接运用老年文化人才于文化建设,而且可以煥发老年人才的活力,使潜在的老年人才变成现实的老年人才,为各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怎样发展文化养老
文化养老,是老年人的迫切需要,是老龄工作的应有内容,是一项新的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我们应努力去培植和大力支持其发展。怎样才能使其又好又快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文化养老新理念,把其纳入老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文化养老,作为整个老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且是应着力发展的。这样,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因此,必须把“文化养老”作为一个新理念树立起来。这样说,是因为过去限于“解决温饱”问题的条件使我们大多注重物质的或者说经济的养老,而对于文化养老重视不多或还未真正提上日程,于此对文化养老这个词还不熟悉,有的甚至还不太认可——认为它已包含在过去的养老之中。我认为,文化养老,正是针对过去养老的笼统提法和被忽视而提出来的,它不亚于一个新理念。把“文化养老”响亮地提出来、树起来,有利于正视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有利明确其地位,从而更好地支持它发展。因此,树立文化养老新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个新理念树立起来了,才能受到重视,才能给其以应有的地位,把加快其发展提上日程,促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制定规划计划,把文化养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文化养老,涉及文化、教育、体育、旅游、休闲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发展文化养老,需要政府主导。政府要在有关方面要制定“文化养老”的专项规划或在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设有专项,在此基础上制订年度发展计划,并出台政策措施,保障规划、计划的落实。在发展文化养老中,特别要针对不同发展水平、城乡不同状况搞好试点,以便取得经验加以推广,避免一轰而起走弯路、走错路,劳民伤财,亦败坏“文化养老”的名声,切实保证文化养老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大投入,创造文化养老的基本条件
文化养老,无论建立发展平台,还是涉及具体内容,都需要物质作载体,都离不开人、财、物的投入。因此,加大主导投入、引导社会投入、鼓励其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才能广泛吸纳各方面投入促发展。其中,在办学、社区等活动场所和设施设置方面尤其需要增加更多的主导性投入;在利用旅游休疗养院搞文化养老事业的,应予以减税、免费等政策支持;对在一些公共文体场所搞文化养老活动的,应予以优先考虑并提供多方面支助。
总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全社会参与,有全民关心帮助,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将会有极大改善和加强。老年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一定会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团.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问题、分析及改革思路[J].战略与管理.2017(04).
[2]杨助田.如何计算失业人员退休时的养老保险指数[J].山东劳动保障.2015(10).
[3]向春华.迁户回农村是否影响文化养老保险权益[J].中国社会保障.2015(06).
[4]涂和平.国外社会文化养老保险种种[J].社科信息文荟.2014(19).
[5]梅华国.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养老管理制度的思考[J].江西财税与会计.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