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昌及其他(组诗)

2018-10-15王彦山

四川文学 2018年9期

大河书

客居这座中部城市的多年

一些事物暗中起着变化

只有身边的这条大河

几乎一动不动,匍匐在

我们脚下,它时而丰满

但不垂腴,瘦,也不露骨

偶尔高涨,也有失落的时候

总体上是个好脾气的老先生

横亘在它腰身上的一座大桥的桥头

蹲着两只猫,一白一黑

从猫眼望出去的,是一城变幻不定的

灯火和川流不息的人民

很多外地人来到这里

爬上这座桥,看看这对猫

顺着猫眼的方向,看看江南

夜色中那座被不断登临

却不再产生伟大诗篇的高阁

一切都在建筑,一切都在流逝

我曾站在十楼,捧着一杯茶

久久凝视这条大河和附着在

它身边的景物,我感觉到平和

一种万物皆空的恬淡,缓缓地

如一艘采沙船驶过江面

柚子树

我被借用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隔壁

是新华社江西分社的院子

院子里,有几颗柚子树

这种树多用于观赏,并没有太大

食用价值,其中一棵挂满了果

后来,陆陆续续滚落在地

只有两颗,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

一直挂在枝头,

有一天,我从四楼的洗手间

望去,只剩下一颗,

顶着一头老人一般的鸡皮

在风中孑然而立,好像已被天空遗忘

大地作用于它身上的力,也已失去

就这么心无挂碍地垂在那里

像系在自己的腰上

枯坐

当隔壁老人的琴声响起

我在枯坐,从阳明路搬到三经路的

一把椅子,一坐就是十年

十年,如一场假寐,并没有触及

睡眠的本质,连那粒清润的鸟鸣

也带着明显的黄马乡口音

大风凛凛,吹动书稿上的汉字

大风尽头,我枯坐,如一句偈语

夏暝

在红谷中大道上走着走着不觉

春已深了,两边的樟树也不知道何时

脱下风衣,换上了一件薄薄的春衫

再往前走几步,就是夏至了吧

说好的武夷山访茶呢?

计划的买壶阳羡呢?

河边的小船已备好,怕也已搁浅了吧

你坐下,在江畔,温壶,投茶

看着窗外的一江春水顿成夏浪

心下惶然:说好的不辜负,不辜负

到头来,终是一场夜来风凉

壶说

壶痴如我者,方圆几十里地

估计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月满的时候,我在赏壶

月残时,一把壶让我感觉月亮

仍然圆满如爱你的那颗心,一把壶

比南昌更知冷知热,比北京十号地铁线

更让人明白生活的要义

知我者,大概也就懂了一把壶

不知我者,自然也就不苛求了

一把壶,从一个点开始走

绕着无锡和上海走了一圈

又从沈阳抵达江西抚州

到了一个国家一级播音员手上

我穿上刘翔的跑鞋,还是没跑出

中国的地方天圆,就像我放马终南山

还是在一把叫宜兴的紫砂壶面前踟蹰不前

饮茶记

在内陆省的一张床上醒来

我看见了我的余生

并不辽阔,相反

在精确标注的版图上

我日渐缩小,缩成

一把紫砂泥抟作的壶

壶里一撮茶叶的肉身

一柱热水,我便急遽醒来

带着前世的风霜和雨露

一身宿命的綠

中午了

整个食堂都在咀嚼

那些牙口好的,牙口不好的

对着不锈钢餐盘,都发出

咬牙切齿的声音,和在恋人的牙床上

搅动不一样,舌头撤回自己的领地

搅拌机一样,翻卷着机关单位一样

井然有序的食物,理想远大的文艺青年

每顿只要有鱼就不吃其他肉类的科员

都紧紧团结在一块红烧肉的周围

他们一定都拥有尘世的一副好心肠

以口腔的柔软包容着一条带鱼

大海的脾气,整个食堂一团和气

对抗着砭人肌骨的冷空气

一样的无边的虚漠

我安享这明净的一日

早上醒来,孩子的呼吸是干净的

节气进入秋分,寒露还没到

大街上的人们,阳光不再强烈

笑容是干净的,我给孩子煮好了

她爱吃的西红柿鸡蛋面

汤浓汁亮,我坐在床边弹琴

等她醒来,琴弦被磨得发亮

琴声是干净的,

走在通往单位的红谷中大道上

迎面一个把共享单车骑得飞快的姑娘

风是干净的,我穿了一件白衬衣

写材料是干净的,

中午在明亮的食堂里吃饭

办公室黑色的沙发上小憩,醒来是干净的

我安享这明净的一日,浪费是干净的

当夜色升起如满月,我在客厅里喝酒

啤酒沫是干净的,当我这么想时

坐在餐桌边的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

也是干净的

年少时

总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性

可以去建筑土地上搬砖、和泥

去摄影器材城卖器材

在咖啡馆的后台,安静地

在咖啡油脂上拉出一朵朵反季节的花

去做一个婚礼摄影师,

记录下他们一个个

生动的瞬间,用镜头见证一对新人

在时光的消磨下变成旧人

愿他们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去当铁路巡道工,

在漫长如末世的铁轨上

一个人将一条路末世般走到无路可走

对了,我最想做的其实是夜班保安

作为一个职业守夜人,既

不让夜的沙漏漏掉一粒沙子

也不教时间的胡马轻易

度过王彦山,韶华流水啊

如今我每天上班,下班

远山无寄,近水不可亲昵

一具三十四年的臭皮囊

是我的栖息地,我们相互依存

又彼此嫌弃,我忍受它磨牙

咳嗽,午后的倦意,每天在地球表面

做着摩擦运动,偶尔,我会在黄昏

像一阵炊烟出离,又像一匹神马

精骛八极,回到结结实实的大地

我的父亲王传亮

生于1951年,皮匠王玉祥的第二个儿子

少年时学艺于同村老木匠,惜学艺不精

会点家传的皮匠手艺,但止于皮毛

青年时骑着大梁自行车驱行上百里地

到嘉祥县,替我大爷相亲

据说一口气吃掉大娘家刚摊的煎饼十六个

至今传为笑谈,

不过大娘也就成了我的大娘

夏天雨后的黄昏,常常带我和二姐

走遍全村,寻找黑亮的木耳,晚上

一碗浮着葱花的木耳汤在灯泡下,

油花晃动

秋天的原野上,教我执皮鞭,

怎么在耕地的时候

牵牛鼻子,夏天的打麦场上,扬场

我给你打下手,上锨,总是跟风怄气

其实是没用,易怒,耐心不足,

后来做生意

失利,很多年都没缓过劲来,

而我和两个姐姐

也就长大了,我南下求学,

在成为异乡人的路上

越走越远,偶尔回家,

坐下来一起喝几杯

我们客气地碰杯,然后再无话可说

父子多年,我电话一般都打给母亲

有时要打给你时,也是潦草说几句

就挂掉,记得我写过诗给你,

还曾把出版的诗集

寄回家,你讀或者不读,好像也不重要

就像我写下这首诗,只近乎一种本能

生日,给母亲

三十四年前的今天,你生下我

以后每年的今天,你都要

把我再生一次,这种阵痛一直延续

到今天,在早上拥挤的公交车上

再次提醒了我,这一天

泯灭于混沌不辨东西,挺好

做一束鲁西南平原上被收割机

遗忘的麦穗,挺好,三十四岁

其实老大不小了,我没有成为

你想象的乡村知识分子的样子

也没有落草为寇,成为一个

叫嚣乎南北的莽汉,在江东

我兢兢业业地活着,不混世

但不介意别人去混,不猥琐

也没有一点浩然气,失败

还不够彻底,伤害过别人

常常不能原谅自己,会流泪

为尘世,也为自己,母亲

这是我三十四岁成长报告

已自动生成,请您斧正

养育之情,不胜受恩感激

责任编辑 杨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