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培育的影响

2018-10-15董卫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

董卫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品德的培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全球化的浪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大时代背景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一定程度地受到外国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容易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诱导和干扰,形成与社会价值观相背的价值观,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想,这是符合当下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1.价值观

由于成长和受教育程度等种种因素的不同,每个人所反映出来的对客体的价值判断也是不同的,在哲学上我们把这种判断叫做价值观念,但是价值观并不完全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反映着客体事物对于人们满足需要的程度,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认定事物的能力。由于种种因素的不同,价值观的形成也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们准确地把握客观事物的价值,同时指引人形成正确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错误的价值观则会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也会导致人生观的偏差,走上歧途。所以说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大学生价值观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形成的对事物的认识,并评价事物是否有价值的观念。大学生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形成不仅仅是受到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来自学校的影响。社会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等途径传递给大学生社会正确的价值取向,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学校则更加地直接和有目的性,学校可以通过老师教育、学院管理、社团推广等方式,直接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社会和学校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做到为社会有用,从而解决了“学习是为了什么”、“怎么为社会做贡献”等大学生常迷惑的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形式

一是学习价值观。国际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朝着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学习已经不只是局限于思考“为什么学习”、“怎么样去学习”的问题,也不是为了混文凭的简单追求,而是开始注重全面地学习,本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成为常态,专业的界定日渐模糊,所学的内容也更具有前沿性和应用性。

二是本体价值观。本体价值观是指当代大学生以自身为主,主要思考自身利益、自身发展、自身追求等问题,这往往忽略了把个人价值转变成社会价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观脱离了社会和集体,很难为社会所用,自然实现不了价值,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表现。

三是政治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是指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政治问题、政治形势、政治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看法和态度。由于现在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接触政治和政治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种多样,也越来越频繁。但对于政治的态度和看法都不尽相同,有的大学生十分热衷国家政治大事,体现出热情的态度;有的则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政治形势和政治问题漠不关心,且无法表明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人云亦云;有的则体现出多种政治立场,左右摇摆不定。

四是道德价值观。道德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道德价值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第一,对国家,主要是当遇到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大学生价值观是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还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第二,对集体,是指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强不强,对集体活动够不够热情;第三,对他人,体现在与他人相处时,是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由于现阶段西方道德准则的冲击,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不再单单是继承中国的传统美德,而是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乐观、上进、感恩、孝顺、追求物质享受、有正义感、缺乏责任感、自私、冷漠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一)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和时期下,由于文化和教育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社会集体普遍认同的有助于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其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社会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的关系就如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一样,社会发展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核心价值观反过来也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

我国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这是被确定了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是对现阶段我国人民所需要培养和具有的价值要求,不仅继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吸收了国外的优秀思想,是被全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新时期的价值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这一概念,用24个字清晰地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诠释了这一概念,这24个字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具体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富强指的不仅仅是国家强大兴旺,同时也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富足的根本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民主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民主更能调动广泛群众积极性,还能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感。

文明是指人的精神层次、自身修养和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文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

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达到自然融洽相处的一种平衡状态。

2.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自由是指人的能力、个性等可以得到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人的发展的最终归宿。我国《宪法》也规定了公民合理享受自由权利。

平等是社会每一位成员都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和相同的地位,这是一个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要求。

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每个公民都参加政治生活的权利,这是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最基本的保障。

法治要求依靠法律规范公民的社会行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个人层面的价值观

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对社会每个成员的个人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涵盖了工作、社交、信仰等方面。

爱国是一个人立身于国家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敬业是指个人的职业道德。工作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只有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才能把实现个人价值转化为实现社会价值。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和优良个人品质。

友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有助于推进人际关系,减少矛盾和摩擦,促进社会与人为善风气的形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

(一)坚定信仰

信仰是人活下去的动力,是人为什么活着的指南针,信仰同时也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对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成果,其中的核心内容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信仰牢记在心。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日常实践紧密联系,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

(二)坚定精神追求

爱国主义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传统,是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是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源泉,以改革創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立于国际之林的保证,反映着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必须坚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明确的精神追求,这样才能赋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才能一直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才能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

(三)明确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自由”、“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当代大学生今后奋斗目标的解释。要做到能力和个性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努力将个人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中;要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道德准则;要把待人友善的美德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只有明确了这样的奋斗目标,才能培育出正确的价值观。

(四)坚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讲到了个人层面,明确规定了新时期对个人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的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培养主人翁意识,要坚定国家赋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为国家有用的当代大学生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郑培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0(5).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

[5]张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6]牛玉萍.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7]张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6.

[8]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17.

[9]徐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8,(1):38-40.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