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

2018-10-15孔秋苹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员干部

孔秋苹

摘 要: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员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提高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向,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根基,如何提高党干部道德操守,进而引领社会风气的转变,作者深入思考,从根本上论述了学习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党员干部;修身养德

如何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修养道德”。学习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做好道德修養这一人生必修课指明了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用之不竭的道德营养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营养和道德力量,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道德精华,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如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品格,是我们党员干部应该继承和大力弘扬的。

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更是包含着丰富伦理道德思想的精神宝库,诸如“为政以德”、“吾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养吾浩然之气””、“格物致知”等一系列道德思想主张。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政,就是正。你带头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正则不偏、不斜、正派、正当,合乎法则、规矩。即要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正直坦荡、刚直不阿的气节,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决抵御各种歪风邪气的侵扰,带出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中国很早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凸显以论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今天我们提高领导干部修养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从祖先留下的精华那里吸取营养,为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丰厚的滋养,以此来陶冶道德情操,升华思想境界,养成浩然正气。如果领导干部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都能修炼成为孔子所说的“君子”, 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那么不但不可能政治腐败、思想颓废、生活奢靡、道德败坏,而且社会也必将沿着理想的安定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二、以儒家为主的民本思想铸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清官和忠臣

民本,即以民为国之本。古代的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家学说中。孔子曾一再希望统治者应养民、利民、惠民、教民,博施于众。孟子则明确提出一系列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历史上铸就了无数清官和忠臣,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爱国英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历代人们为人为官的信条。无论是屈原、包拯、文天祥,还是范仲淹、诸葛亮,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历史上的清官、廉官、勤官、绩官、能官,都是讲求官德官格的模范,他们以自身的爱国、为民、勤政、重义、忠诚等高贵美德,在历史的“凌烟阁”上镌刻下了不朽的名字,他们为当时的人民奉献了真诚和心血,他们为历史的前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坚持以民为本,刚直不阿,不惜丢掉乌纱帽,甚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等成了为官从政的至理名言。党员干部学习传统文化,以史为镜,向历史楷模看齐,讲正气、重正义、走正道,养浩然之气,堂堂正正做人,做到平静如水,正直如绳;秉公办事,把坦荡无私、公心处事作为一种境界,做到心中无私、心无杂念、一切为公。

党员干部向历史上这些清正廉洁的模范学习,做到“慎独”。一是慎欲。要懂得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婪,就会因此而陷入陷阱。二是慎微。应注重细节小事,在细微处自律。三国诸葛亮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要常怀慎独之心,保持官德的纯洁性。三是慎权。应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把权力看作牟取私利的工具,不能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看作是为官的信条,更不能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四是慎嗜好。为官者的情趣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也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社会行为,有时候甚至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为官者应慎重对待自己的嗜好。

三、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修正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重义轻利,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一直遵守的信条,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又说:“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孟子认为,在“生”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而取义。” “义”比生命还重要。在“义”、“利”产生尖税矛盾的时候,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利”而取“义”,那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谁要是公开反对义,谁就会自绝于人群,遭到人们的唾弃,他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大学》里“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即财货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的,一定会以不正当的方式给败掉。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收了不义之财就要有灾祸。古人提倡“以势交者,势倾则交绝;以利交者,利尽则交散;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地老而天荒。”今天,我们全社会的价值观已完全西化、物化,权利至上、金钱至上、物质至上,权、钱、色、利成了人们赤裸裸的追求,党员干部队伍也面临着严竣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考验。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地修正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引领全社会价值观回归到传统价值观上来。

此外,传统文化经典中还有很多关于修身养德的告诫,如《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告诉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对人对事的得失过错,检讨自己的德行,不要让自己的德行有任何的污点。如何立身处世?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党员干部的“本”是什么?是做好本职工作奉献国家奉献社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会随之定性。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和思想精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党员干部修身养德的最好教材。在物质利益最大化的现实背景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党员干部修身养德的重要途径,通过修身修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