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的研究分析

2018-10-15熊婧贻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时期新媒体

熊婧贻

摘 要:新时期高校志愿服务在顶层设计支持、创新社会治理需求以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等契机下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项目开发不足、部分志愿者动机不纯、大学生志愿能力亟待提升、人员流动性过大等问题。把握机遇,深化发展高校志愿服务,需要突出高校党委在志愿服务事业中的引领作用,明确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功能定位,培育高校志愿服务的新领域新模式,探索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志愿服务中的应用,以及建立指标体系,引导高校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 ;新时期 ;新媒体

一、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解读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以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主体,进行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志愿服务活动,其参与群体的知识层次较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高层次、专业性的公益性服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志愿服务的内涵与功能来看,志愿服务正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首先,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不断地受到各种冲击,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则是“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载体,以此来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情、社情、民情,对于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志愿服务中,大学生通过帮助那些处于弱势的人,逐渐对国家的发展有正确的认知,能够培养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助力。其次,因为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为家中的独子,普遍受到家长的关注乃至于溺爱,对于付出和奉献则缺乏实质性的认识,责任感较差。志愿服务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敢于伸张正义,保护弱小,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弘扬正气新风有着重要作用,为他们怀着责任感走向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大学生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实践性锻炼。大学生志愿服务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表达了大学生在面对社会需求和“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道德目标下的行为选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道德实践中不断反省和提高自己,促进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升华,利于大学生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高校志愿服务新时期面对的挑战

新一轮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有理由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明天充满无限憧憬,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深入推进,目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也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项目开发不足易导致志愿服务同质化问题严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青年志愿服务在团中央的带领下创建了一系列的品牌项目,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阳光助残行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行动计划”“暖冬行动”“节水护水行动”等,高校志愿服务也在共青团的带领下逐步成为上述活动的主要参与力量。这些项目不仅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广泛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与参与机会,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和服务社会的机会。高校志愿服务大有可为,大学生志愿者在西部计划、扶贫济困、助老助残、教育援助、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很多项目中都能积极参与并发挥价值。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可以发现,全国近千所高校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数量达到数十万个,但这些项目几乎都停留在团中央引导开展的这几类项目之中,如暑期支教、困难老人帮扶、关爱农民工子女等项目,部分标榜“创新”的项目,也无非是项目名称与服务地点的差别,项目内容大同小异,项目同质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动机不纯易导致部分志愿服务项目流于形式

志愿服务动机是推动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部动力。需求作为引发志愿服务的内在条件,主要是指志愿者自身发展与提升的需要 ;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通常是指他人或社会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正面诱因和负面诱因两种。两种诱因的作用正好相反,并由此影响和决定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态度。通常情况下,志愿者的动机包括利己和利他两个层面的动机。利他的动机表现为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而利己的动机则表现为志愿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来实现自身的荣誉获得、能力提升、社会认同等内容。实证研究表明,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利己和利他动机是一种双重动机。作为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我们在强调志愿服务的无偿性与志愿性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志愿者在投身志愿服务时的利己期待。利他的动机值得肯定,但并不意味利己的动机需要克制或压抑。事实上,良好的志愿服务的效果既表现在志愿者帮助了他人奉献了社会,也表现在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实现了自身的能力提升以及荣誉获得等方面,二者应有机结合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之中。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过于功利化,将志愿服务仅仅看作是拿学分、拿奖学金以及评优的跳板,不去体会志愿服务给自身带来的价值以及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这种动机不纯的情况值得警惕,它会让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当作获取自身利益的一个工具,不仅不会认真地考虑志愿服务对于自身的价值,也不会顾忌服务对象的感受,结果就是为了志愿服务而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变成走秀场,服务项目流于形式。

三、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思路

高校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是阻碍高校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背景下虽然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着一定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时期给高校志愿服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下面笔者将从机制建設、管理体系、氛围营造三个方面提出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手段,完善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机制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越来越多的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开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在网上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系统和志愿者档案,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注册的流程、条件和基本保障,广泛宣传动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网上注册志愿者,在更好的进行高校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保障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通过采集大学生注册志愿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还应该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档案进行及时的信息维护和更新,将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志愿组织中承担的角色、志愿服务的培训经历、所获得的奖励等及时记录在内。大学生志愿者的注册档案既可以成为某些场合的身份证明,也可以是对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经历的记录和奖励,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得以提高。

(二)构建培训体系,优化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完善的培训体系不仅可以提高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志愿服务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对于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志愿服务培训少而且不专业,这对高校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很不利。根据高校志愿服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基本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从培训理念来看,要使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尤其是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的大一年级学生。理念没有树立好,后续的工作开展质量就高不起来。从培训内容来看,基本培训主要是传授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志愿者的权利义务和纪律、相关的志愿服务基本规范和技巧、心理健康知识等志愿服务基本素质,以及一般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技巧;专业培训主要针对不同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培训条件来看,要严格执行相关培训制度。建立大学生志愿者的专项培训档案,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具体的志愿服务项目前是否接受相关培训以及接受培训的时间、内容等记录在案,作为大学生志愿者考核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EB/OL].http://zqyj.chinalaw.gov.cn/readmore ?list Type= 1&id;=1093,2016-05-06.

[2]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503/t20150318_189379.html,2015-03-18.

[3]人民网.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06/c64094-23760920.html,2013-12-05.

[4]中国新闻网.中外46所高校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0-17/7574778.shtml,2015-10-17.

[5]中国新闻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经费不足制约志愿者服务扩展[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02/5568245.shtml,2013-12-02.

[6]王为正,刘佳.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7.

[7]党秀云 .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0-54.

[8]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江蘇:译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新时期新媒体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