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的痛苦》中孝道的重新定义

2018-10-15谭洋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阿伟孝道

谭洋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爱的痛苦》中重新定义中国孝道的痛苦过程,这个过程告诉我们美籍华裔母亲庞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阿伟和贝格尔之间的痛苦和误解。 本文认为,中国孝道在遇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时应该重新定义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加强调和提倡耐心,尊重和怜悯,因为他们所处的情况更复杂了。更重要的是,真诚被证明是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真正沟通的开始。 通过分析阿伟逐渐改变的心理活动,肢体语言以及说话语气的变化,以及庞太太的不同的反应。本文阐述了阿伟作为一个儿子如何加深他对孝道的理解,并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个孝顺的儿子。

关键词:爱的痛苦;阿伟;庞太太;孝道

本文探讨重新定义中国孝道在《爱的痛苦》中的艰难过程,告诉我们由于完全不同的婚姻观和文化观,美籍母亲庞太太和她的两个儿子:阿伟与贝格尔之间产生的误解和痛苦。本文认为,中国的孝道在遇到其他文化的冲击时应该重新定义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强调和提倡耐心,尊重和怜悯。最重要的是,真诚是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之间真正沟通的开始。通过分析阿伟逐渐变化的心理活动,身体动作和语言,以及庞太太的反应的改变。它阐明了阿伟作为一个儿子如何加深他对孝道的理解,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个好儿子,让整个家庭尤其是他的母亲在感受内心的平和与爱,即使面对文化的冲击和美国梦的破灭。

一、阿伟鄙视母亲,对孝道认识肤浅

在小说的开头,阿伟,即使他试图替他母亲翻译她不懂的东西,并与他的母亲沟通,阿伟实际上还是很鄙视他的母亲,这无疑影响了他与他妈妈交流中的行为和态度。庞太太在看约翰尼卡森时,看不大懂,却傻乎乎地笑,阿维在心里对她妈妈进行了漫长而粗鲁的评论。他把她的笑声视为警车的声音;说她的嘴巴如同一个黑暗的洞穴。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妈妈,只知道如何做饭,认为她是个愚蠢的老女人。事实上,这种鄙视意味着接下来沟通的失败。渐渐地,阿伟对母亲的鄙视从心理活动延伸到面部表情。阿伟推了她一下,然后指了指他的舌头,试图阻止她恼人的微笑。彭太太几乎为这尴尬和不和谐的气氛而哭泣。她很孤独。这时阿伟开始反映他作为一个儿子的不应该,并试图理解他的母亲。他试图充当她交流的桥梁,她的思想并没有超出食物和家庭的忧虑,言语失败了。他们以一种好斗和不愉快的谈话结束了,阿伟苦笑说庞太太像一个铜佛像坐在那里。成为一个好儿子的第一个尝试是失败的,因为他的偏见笼罩了他,并支配了他的行为。缺乏合适的词汇等客观障碍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 阿伟开始意识到,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做一个孝顺的儿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阿伟变得耐心,反思自己

第二天,由于以前的尴尬,当庞太太问了一些有关租车的问题时,阿伟失去了耐心,但他控制了自己。这一次,他选择了一个相当幽默的方式,说“我会租一辆三轮车”。彭太太回答说:“便宜就行”。如果我们说上一次一次谈话是一场战争,那么这次的谈话算是拌嘴。无论如何,气氛不那么紧张和尴尬。虽然误解仍然存在,但是激烈的语气缓和了。在阿伟的脑海里,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他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他可以保持耐心并尊重他的妈妈。当他们在去贝格尔家的路上时(阿伟的弟弟),庞太太批评说阿伟不是孝子,而且英语说得很烂。他仍然保持沉默。当他们谈论沿途的风景时,他短缺的词汇又让他无话可说了。但此刻,沉默是最好的孝顺。

三、阿伟学会恰当的翻译,抚慰母亲的心

事实上,庞太太最不满的是阿伟与曼迪分居,却与黛博拉约会。曼迪讲中文,庆祝中国节日,烧中国菜,总是以一种淑女般的风格着装,十分契合庞太太的虚荣心; 然而黛博拉却是一个身材不尽如人意的豆杆,总是穿着不同寻常的时尚衣服。庞太太一直很讨厌黛博拉,并对曼迪评价很高。面对黛博拉和他母亲之间的紧张关系,阿伟一开始并不知道如何处理。然而,当他们三人在同一辆车里时,解决麻烦的机会似乎即将到来。他问了一个温和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你在看什么?”这种改变谈话内容的方式启发了他,他开始意识到他可以做些事情来缓和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庞太太和阿伟正在谈论关于百吉饼的事时,黛博拉错误地认为它不好。 阿伟立即打住了黛博拉,提前让这个小空间安静下来。在他的母亲问黛博拉在说什么时,他把它翻译成:“她说她的父母有一辆轿车。她希望有一天能带你去兜风。“果然,这个巧妙的翻译令庞太太十分高兴,也使得黛博拉平静下来。此刻他的心里对他妈妈有一种自然的怜悯,他让车速慢下来,并与他妈妈交谈。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竟同时说话,这意味着他们都在享受他们之间罕见的和平,并且都愿意作为家人相互交谈。在他们所有的谈话中,这是阿伟第一次笑了。这也是他觉得妈妈第一次可爱又亲切,包括她以前丑陋,令人厌恶的金牙。在以前的对话中,阿伟总是说出不礼貌和敷衍的话“得了吧!”,但这次不是他讲的得了吧,而是庞太太说的,这并不是敷衍的话。阿伟比以前更了解孝道,彭太太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强调,他之所以耐心翻译是因为尊重和怜悯越来越强烈。不厌其烦的背后是爱和怜悯。

四、阿伟说出真相,母子真正的交流开始

谈到真诚,可以来详细描述阿伟和贝格尔之间的鲜明对比。当他们准备晚餐时,贝格尔实际上讨厌中国菜,却故意在盘子上摆了很多饺子,看起来他一直在烧中国菜。其实唯一的目的是在家庭中制造假的和谐。相比之下,阿伟则对妈妈更真诚。庞太太渴望加入他们的谈话并大声地笑,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但阿维深知母亲的语言缺陷。他用一些温和的,善意的肢体语言来避免妈妈可能会有的尴尬。这个传统中国老太太像个孩子一样地,扔了个虾饺喂猫,但阿伟皱着眉头试图阻止她。这样温和的方式让彭太太心里温暖,她皱起了眉头,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用手掩着她的金牙。从阿伟逐渐温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我们可以判断他对妈妈更真诚,更尊重,更怜悯,更耐心了。

然而,在重读孝道的过程中,尊重,怜悯和耐心是必要的,但不是全部。 庞太太一直非常渴望适应美国的生活,但失败了。她不愿意承认她的美国梦的破灭。 曼迪,阿伟的前女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曼迪已经离开了。庞太太一直认为这是她儿子的错误,这导致了她和她大儿子之间几乎所有的误解。 假如阿伟拒绝说出真相,他的母亲会一直处于幻想之中,坚持她脆弱的希望,失望和疏离。 为了孝顺,沟通的真正开始以及家庭中爱与和睦的可能性,阿伟需要而且必须说出真相。说真话就意味着真诚。

阿伟鼓起勇气,告诉庞太太,为什么曼迪离开了他。电视里放着一个美国男孩和一个日本武士的摔跤比赛。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闹着玩的游戏,除了庞太太。阿伟终于以最简单的方式说出了真相,并情不自禁地抚摸母亲冰冷的面颊。最终,她承认了真相,并且问了阿伟长期困扰她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贝格尔和他的朋友们虽然富有,但身边没有女人。此时,怜悯主宰了真诚。他说他不知道,因为他担心他的妈妈不能承受她的小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这就是为什么他说“我第一次因为骗她而惊呆了”

五、结语

在小说的结尾处,阿伟给了餐桌上的每个人一种新的药片,它可以掩盖你口中的酸甜,让我们的话变得甜美。阿伟希望,通过相互理解和恰当的翻译,所有因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痛苦都会被遗忘。也许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可以确定阿维已经成为孝顺的儿子了。面对其他文化的同化,阿伟大成功地重新定义和评价孝道的含义:尊重,怜悯,耐心,最重要的是真诚。在不同的阶段,某种因素会更重要。例如,从一开始,耐心就更重要,因为他们两人都需要时间;但他没有说出贝格尔是同性恋的真相的原因是,怜悯支配着真诚。从长远来看,我認为彭太太会知道真相,因为真诚仍然是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因为说出真相意味着真正沟通的开始。

参考文献:

[1]Lawrence J. Trudeau, Editor. 1999.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Reviews and Criticism of Works by American Writers of Asian Descent: Gal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Limited.

猜你喜欢

阿伟孝道
大学生践行孝道的途径探析
搭建孝道教育与实践平台,探索校园文化育人新途径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绝对“孝道”有悖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