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对金融体系的“智能化冲击”及其应对
2018-10-15谢姗珊王鹏
谢姗珊 王鹏
摘 要: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正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势推动金融智能化,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集成应用,金融智能化运行将深刻改变现有金融体系的组织形式,影响整个金融生态的发展。金融体系应加快业务转型、加强技术研发、引导金融人才与时俱进和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从而加快智能化转型。
关键词:区块链;智能化;金融功能;金融体系
D01:10.3969/j.issn.1003-9031.2018.06.05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8)06-0034-07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化浪潮逐步兴起,我国“十三五”首次将信息化纳入国家战略,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金融领域,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网络空间从人人互联走向万物互联,智能化金融业态层出不穷,智能证券、区块链互助保障平台等新型金融业态陆续出现;数字票据、智能保险合约等更多智能化金融交易已提上日程。区块链等智能化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将推动金融业迎来“自动化拐点”,金融智能化以不可逆转之势全方位改造着整个金融生态,因此研究金融体系如何智能化转型十分必要。
二、区块链推动金融智能化交易逐步成为现实
(一)区块链推动金融智能化的理论分析
在与互联网有关的领域中,普遍存在以下两个特征,区块链也不例外。一是在双方交易中,可大幅降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二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使交易数量达到“充分交易的可能性集合”,互联网技术网络效应的存在将大幅拓宽金融交易的可能性集合,高效匹配交易双方的需求。
1.区块链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信息不对称表现为金融产品价格的离散程度。价格的离散程度越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因而买卖双方的搜寻行为长期存在。同地区、同品种的金融产品由于各交易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同,交易价格差异将长期存在,当买方对该金融产品的价格没有任何信息时,卖方提出的价格将很高,大幅偏离均衡价格。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当金融产品刚面世时,买方对价格一无所获,呈现出卖方市场。随着该类金融产品陆续交易,信息化程度逐步升高,交易双方在互联网上得到的金融产品价格更加全面,从而成交时的价格差异也不会太大,逐渐的收敛靠近均衡价格。区块链上将自动记录所有交易行为和商品的价格,使信息在市场中呈现均衡分布,成本与价格的透明度提高,各金融产品的价格处于持续稳定的状态(见图2),极大降低信息不对称。
2.拓宽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
一是区块链驱动的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在传统金融体制下,资金供需双方必须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完成资金的匹配和撮合,中介机构从中赚取丰厚利润。区块链实现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无需任何中介机构的参与就可直接联系和交易,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使金融交易的范围在交易成本极低的情况下实现“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同时,陌生的交易双方也可借助于该次交易活动,迅速形成社交网络关系,拓宽其他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大幅改善交易双方用户体验,提高社会福利。
二是区块链的特性将拓展“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边界。区块链应用的固定成本很高,当人们开始使用区块链应用时,由于人数的受限,边际成本逐渐变大。但由于区块链具备网络效应的特性,表现为交易参与方从网络中获得的效用与网络规模正相关。随着区块链的“大热”,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纷纷试水区块链金融应用,预期使用区块链应用的人数将会增加,导致实际使用的人数也就越多,对该类应用的需求量就越大,当使用区块链金融应用的人数达到某一值时,使用的边际成本变得相当低(见图3)。根据理性人假设,经济主体使用某种产品的必要前提是从该产品中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成本,当使用该类应用的边际成本很低时,则会导致使用区块链金融应用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多。
(二)区块链驱动金融智能化的现实考察
區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将在诸多方面对金融领域进行改造。目前各初创企业成功研发,并在市面上顺利运行的智能化业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
1.跨境支付模式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记账系统,不需要任何中心节点,跨境交易双方的结算只需要区块链上多个节点确认的形式来验证交易和记账。正是因为这个原理,跨境支付过程得以迅速快速完成。区块链技术上建立的跨境支付系统是利用数字货币作为媒介完成整个结算流程。目前,全球已有众多金融科技企业致力于跨境支付系统的研究(见表1),处于领先地位的是Ripple,建立的无中心节点的支付网络系统想要取代目前的SWIFT网络的跨境转账平台,形成全球统一的新的金融支付网络协议。至今已有超过200多个国家加入Ripple系统。在Ripple的支付交易中,人民币交易的占比最大,约35%,高于美国和日本的28%和11%。
2.证券发行与交易
证券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生成证券发行的智能合约,可以设定在任意情况下自主发行资产凭证。同时,证券的买卖也可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上自动完成,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交易双方均利用智能合约在市场上完成买卖自动配对,并将资产自动登记在个人的分布式账户中,自动完成结算和清算手续。全球多家证券交易所纷纷开始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到证券发行和交易上的研究,Overstock已成功首个销售区块链上的加密债券。
3.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
运用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将现有投资计划的合规条款整合在区块链中,以保证资产的每笔交易项目都是在达成共识并满足智能合约条款的基础上实现。区块链加密认证和自动记录的特性也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信息的实时共享,提高了交易双方信用交换时效,保护账户信息安全。由于免去了重复校验的环节,区块链将资产托管业务的环节压缩了近60%。邮储银行是国内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最早上线的银行,也是我国银行业将区块链运用到核心银行业务中的首例。
4.区块链互助保障平台
互助保险为全球近10亿人提供保障,占据了近30%的保险市场份额。区块链端对端的属性将有助于互助保险平台的发展。在区块链互助保障平台中,当一人出现时,智能合约将自动从其他人的份额中向其做出赔付。与此同时,区块链平台透明有序的特性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轻逆向选择风险;所有交易可追踪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从而降低互助保险的管理成本。互助保险将在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上分流传统保险公司的业务。“众托帮”是我国第一家区块链互助保障平台,其推出的“众托1号抗癌互助医疗计划”保障项目上线不足1月,缴费人数就迅速达到了40万。
三、金融智能化将给现行金融体系带来严重冲击
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智能化金融具有较传统金融业更为高效便捷的优势,使金融核心功能持续放大,改变的只是金融的组织形式。
(一)基于金融功能观的智能化金融冲击
1.冲击传统金融“渠道平台”
“支付结算”是金融体系的基础功能,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支付方式将取代传统支付系统。传统的跨境清算系统需经过客户的开户行、境外银行等多个机构,各个机构有自身独立的财务系统,系统之间的互不相通将导致账务记录、清算等程序时间耗费冗长,跨境费用高。区块链驱动的智能化支付方式是通过数字货币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所有个人和机构都在区块链支付系统开立账户,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在区块链内部进行,并直接根据交易双方的账户余额划转并结算,具有低价、迅速的优势。
2.加速传统金融体系的“金融脱媒”
“资源配置”是传统金融体系的核心功能,传统金融机构各司其职,共同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在现行金融体系中,金融中介是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桥梁”。在区块链驱动的金融智能化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直接通过智能化机器匹配,不需任何金融中介机構的参与,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场所。金融智能化的资源配置功能实质是“加速金融脱媒”的形式,逐步替代传统金融机构。“脱媒”主要发生在资金需求方,操作上的便利性和低成本促使资金需求者绕过金融中介迅速实现资金融通,导致金融体系资金需求者的“脱媒”。
3.引领新型金融信息处理方式
借助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金融服务提供较传统金融更为高效和低成本的信息处理方式。区块链将自动记录所有交易行为,运用大数据系统进行信息的高效处理,资金供需双方可以自行借助区块链平台进行借出或借入的信息判断。同时,区块链驱动的智能化金融关于“信息处理”功能的革新也有助于“风险管理”功能的完善。区块链的“信息处理”也是“信息公示”,资金需求者的历史交易记录、财产状况及信誉状况等都在全网公示,无形中对资金需求者如期偿还形成约束,不断提高资金需求者“诚信”程度,从而严格防范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对金融岗位的冲击
区块链推动金融智能化发展,将以更高的生产转化力提供面对面或者远程的金融服务,取代几乎所有的柜台业务和大量后台人工任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
1.裁减银行从业人员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银行逐渐推出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业务,业务离柜率逐年上升(见图4)。金融智能化的兴起,银行存款和贷款业务将实现线上智能交易,贷款也可智能管理,银行柜员和信贷经理等从事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银行从业人员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由于投资理财业务可被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智能化算法逐步取代,智能投顾将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等个性化定制理财方案,以致于银行投资理财顾问也将被取代。为节约成本,银行智能客服终将逐步取代传统人工客服的地位,根据客户提出的实质性问题,从历年积累的专家答疑数据库中搜取最佳答案,较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
2.缩减证券公司员工
在互联网证券的冲击下,券商佣金率逐步下滑(如图5),随着智能合约的兴起,证券最终将开发成“智能证券”形态。企业、投资者无需任何中介机构进行干预或撮合,自主完成IPO、自行在区块链平台上向认购的投资者销售。系统24小时连续运作,自动完成交易过程,极大限度降低发行成本,无须借助证券公司发行与承销。同时,企业也可以对所发行的证券进行编程,自行决定何时支付股息,且以何种方式支付股息,一旦达到约定条件,系统自动完成股息支付,成为自家证券的托管人。此外,投资者也可直接在区块链上完成证券的转让,在区块链上发出转让命令,系统自动匹配需求方,交易即可撮合成功,使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没有存在的必要。
3.精简保险理赔人员
保单智能合约的创建将给保险业带来福音。保险公司通过对保单进行智能合约编程处理,可实时监控每份保单的出险情况。当出险情况发生时,区块链根据交警部门提供的责任认定书,推定我方责任,完全控制追踪每笔索赔,同时可以让流程透明化,实现自动化赔付。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善保险领域的风险建模,打破当前孤立的节点,通过追踪被保的钻石、名画、房屋、车辆和其他资产的来源,可以极大的减少欺诈索赔事件的发生,简化和便利理赔工作。
四、积极应对,加速金融体系的智能化转型
随着金融智能化的强势冲击,金融体系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主动发起智能转型,积极拓宽金融服务范围,为客户保值增值,成为金融产品的创造者和金融创新的实践者。
(一)加快业务转型,打造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业务智能化转型是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的着力点。随着区块链驱动金融智能化的强势冲击,金融机构大量线下业务被智能化取代,倒逼金融业务进行智能化转型。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压力之下,金融机构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自身长期积累的客户数据优势,对客户进行分类,充分运用网络社交媒体与客户打交道,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借助创新发展模式,抓好联动营销,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在线下业务方面,通过优化物理网点的规模和分布,利用智能化机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不定时向客户进行满意度调研,将客户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打好智能化转型的基础。
(二)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金融机构智能化水平
前沿的信息技术为金融机构智能化发展保驾护航。技术发展是信息时代金融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金融体系要想智能化转型,必须借用可靠的技术提供保障。
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动态的了解与把握。机构内部夯实技术基础,努力提高金融机构自主研发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前瞻技术,为提升金融机构智能化水平打好技术基础。另一方面,重视信息技术由研发向应用的转化。探索符合金融机构现状的应用路径,集中力量抓好线上业务用户体验感的优化提升,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三)引导金融人才与时俱进,适应金融智能化发展
金融人才适应智能化发展是金融机构智能化转型的中流砥柱。在金融業务与新技术高度融合的金融智能化发展阶段,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熟悉金融业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金融机构需充分发挥机构员工的业务特长,鼓励员工多样化发展。一方面,金融机构加强对内部员工的信息技术培训,积极引导本机构员工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与信息时代接轨,促进其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为实现各项业务的质效化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加大对人才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创新金融机构业务,为金融机构的智能化发展献计献策。
(四)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自动预警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应走向智能化以适应金融活动的智能化。现在的监管虽然也强调动态监管,但是更多的是事后监管,是结果监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便是亡羊补牢。因此,构建智能监管体系至关重要,建议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大数据平台。高效采集和有效整合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丰富经济统计数据来源,实现对经济运行更为准确的监测和分析,保障决策的时效性,提高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建设基于数据模型的金融风险实时监测处置平台。深化信息技术在金融体系治理中的应用,通过对碎片化信息采集、清洗、分析和处理并设置一系列风险指标,对平台出现的异常现象和违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自动预警,逐步实现智能监管,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乔海曙,王鹏,谢姗珊.金融智能化发展:动因、挑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7(6):3-9.
[2]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5(1):1-15.
[3]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J].金融研究,2015(8):1-11.
[4]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