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5邱立东黄华泥徐五星
邱立东, 黄华泥, 徐五星
(湖北省赤壁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湖北 赤壁, 437300)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程进展较快,且重症肺炎小儿的死亡率较高[1]。临床研究[2]表明,小儿肺炎病原微生物主要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传统痰液培养等病原菌检测耗时较长,检测灵敏度较低,不利于肺炎的早期诊断[3-4]。本研究探讨PCT、IL-6、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本院确诊为小儿肺炎患儿84例,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组和非细菌组。细菌组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5.84±2.33)岁; 非细菌组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3个月~9岁,平均年龄(6.16±2.19)岁。另选取本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42例作为健康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6.03±2.24)岁。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3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 纳入患儿符合《实用儿科学》[5]及《小儿呼吸病临床诊疗指南》[6]中相关小儿肺炎诊断标准; ② 表现为发热、憋喘、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临床症状; ③ X线或其他影像学表现肺炎征象; ④ 急性发病,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 ⑤ 健康组儿童近期无感染史,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标准: ① 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 ② 合并结核病、风湿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者; ③ 临床资料不全或未完善相关检查者。
1.2 方法
患儿入院尚未接受抗菌治疗前,采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 离心分离血清,离心转速3 500 转/min, 时间10 min, 血清样本制备后于1 h内送检验室检测相关指标。PCT、IL-6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检测仪器为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罗氏配套试剂盒检测。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检测仪器及试剂均为美国Beckman公司相关产品。
1.3 观察指标
比较细菌组、非细菌组与健康组的PCT、IL-6、hs-CRP水平。比较细菌组、非细菌组阳性率。阳性设定标准: 当PCT>0.20 ng/mL, IL-6>15 pg/mL, CRP>10 mg/L, 判定检出呈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细菌组PCT、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组与健康组,非细菌组PCT、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 见表1。细菌组PCT、IL-6、hs-CRP单独检测及3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组(P<0.05), 见表2。
表1 3组PCT、IL-6、hs-CRP水平比较
与健康组比较, *P<0.05; 与非细菌组比较, #P<0.05。
表2 2组PCT、IL-6、hs-CR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n(%)]
与非细菌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小儿肺炎为儿科临床常见症,对儿童呼吸道及身体健康影响较大。临床研究证实,该病主要由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患者呼吸道致病。在病原菌感染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与临床表现,传统诊断以临床发热表现及白细胞计数、病原菌培养等作为诊断根据。然而,传统诊断方法准确率较低,且环境、检测时间长、人为操作均对检测过程存在一定的干扰,不利于肺炎儿童的早期诊断与对症治疗[7]。
PCT为降钙素前体物质,可由甲状腺细胞或肺组织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由116个氨基酸构成,半衰期25~30 h, 稳定性好[8]。PCT在健康人群中含量极低,当机体受到炎症病原体侵袭时,机体细胞如肝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肺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可产生大量PCT并进入血液。临床研究[9]显示, PCT与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 PCT水平越高表明炎症反应程度越严重。本研究中,细菌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与健康组(P<0.05), 提示在细菌性感染肺炎中PCT增高幅度高于非细菌组。当PCT阈值设定为0.2 ng/mL时,细菌组阳性率91.20%, 非细菌组阳性率55.60%, 表明PCT对细菌性肺炎诊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IL-6是多效应性细胞因子,由184种氨基酸组成,在激活的T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均可产生,参与多种细胞功能调节。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时, IL-6血清水平相应地出现明显变化[10]。本研究中,细菌组IL-6显著高于非细菌组与健康组,且当阈值设置15 pg/mL时,细菌组阳性率达到54.40%, 非细菌组阳性率29.60%, 提示可作为重要的肺炎辅助诊断手段。hs-CRP则是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扰时,由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时相反应蛋白,其水平与机体炎症程度呈现较好的相关性[11]。本研究中,细菌组hs-CRP显著高于非细菌组与健康组,且当阈值设定为10 mg/L时,细菌组阳性率可高达84.20%, 非细菌组阳性率可达44.40%。研究[12-13]显示,小儿肺炎患儿中PCT较IL-6、hs-CRP具有更为显著的水平变化,其阳性率优于IL-6与hs-CRP。从肺炎类型来看, 3项指标均对细菌性感染变化敏感,而在非细菌性感染中变化幅度及阳性率均不及细菌性感染类型,提示3项指标均可作为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标志物,对非细菌感染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14]。
本研究中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细菌组中阳性率高达96.50%, 非细菌组阳性率可达70.40%, 其相应阳性率较PCT、IL-6、hs-CRP单独检测均显著提高,提示联合检测可弥补单独检测因患儿体质、免疫反应差异导致的诊断不足,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对后续治疗及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