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2018-10-15黄磊
黄 磊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人民医院, 江苏 涟水, 223400)
肺炎是微生物、过敏反应、免疫损伤及理化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组以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反应为病理基础,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肺炎极易诱发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进而发展为重症肺炎。研究[1]显示,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细胞因子参与了肺炎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诊断标准参照美国胸科协会(ATS)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男26例,女24例; 年龄25~75岁,平均(65.68±6.41)岁; 病程3~7 d, 平均(4.15±0.32) d。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症肺炎系统治疗,主要包括吸氧、降糖、降压、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及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及治疗7 d后清晨时,采集空腹肘静脉血5 mL, 4 000转/min离心分离血清,对血清指标进行检测。PCT采用定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广东虹业抗体科技有限公司; 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购自深圳国赛生物技术公司; 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 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指标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
1.3 观察指标
① 参照APACHE Ⅱ评分标准[3], 将50例患者分为APACHE Ⅱ≥35分组22例和APACHE Ⅱ<35分组28例,APACHE Ⅱ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病情越重。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② 本研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根据临床疗效标准,将50例患者分为有效组(显效+有效)40例和无效组10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③ 根据患者预后,将5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8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APACHE Ⅱ<35分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APACHE Ⅱ≥35分组(P<0.05)。见表1。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见表2。存活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见表3。
表1 不同APACHE Ⅱ评分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与APACHE Ⅱ≥35分组比较, *P<0.05。
表2 不同临床疗效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与有效组比较, *P<0.05。
表3 不同预后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比较
PCT: 血清降钙素原; CRP: C反应蛋白; IL-6: 白细胞介素6。
与存活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研究[4-5]显示,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肺部在致病微生物入侵后发生感染,激活炎症反应介质,导致肺功能损害呈进行性发展,最终诱发全身多器官功能受损; 另一方面是病毒、细菌等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后,迅速启动机体天然免疫应答反应并触发炎症性反应。重症肺炎发生时,机体会产生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如PCT、CRP、IL-6等,其中PCT是促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后所分泌的激素原,当机体受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入侵后,血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6]。CRP是环状五聚体蛋白,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感染性疾病发生和预后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IL-6是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介导多种病理条件下的炎症反应[8]。
陈小龙等[9]探讨了PCT、CRP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证实PCT诊断重症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65.6%、80.1%、78.3%, 且联合检测CRP、PCT、WBC对重症肺炎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史武奇[10]探讨PCT、CRP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证实重症肺炎血清PCT、CRP水平明显升高。李兰霞等[11]探讨了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6、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结果显示血清PCT、IL-6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重症肺炎的诊断,可以为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 APACHE Ⅱ<35分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APACHE Ⅱ≥35分组(P<0.05), 提示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血清PCT、CRP、IL-6水平明显升高。有效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 提示患者治疗效果越好,血清PCT、CRP、IL-6水平降低越明显。存活组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 提示患者预后越好,血清PCT、CRP、IL-6水平越低。总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CRP、IL-6水平与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