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疗效的影响

2018-10-15李敏香韩淑苗严琳琳黄李芸王根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新农白蛋白腹膜

李敏香,李 飞,陈 文,李 珑,韩淑苗,严琳琳,黄李芸,王根妹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 海口 57031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终末期肾病,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其发病率达0.05%[1]。根据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统计,每百万人口中,每年150-200人可发生肾衰。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临床上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代替疗法主要是腹膜透析,因为这种疗法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2]。本研究针对本省新农合病人群体,在原有腹膜透析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农合病人医保定额费用及病人群体的特点,制定符合新农合病人腹膜透析的延伸护理方案,对比分析实施护理前后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透析疗效及生存质量状况,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置管行腹膜透析,居家腹膜透析满1年的新农合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69例;纳入标准①2014年以门诊访视、住院方式至少可收集到两次观察指标,认知正常,愿意配合护理干预满1年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透析前数据收集不齐或2015年干预过程中由于其他原因死亡、失联患者。

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在SOP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评估、健康教育、培训、考核,通过收集患者实施护理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1 护理方法

通过家庭或电话访视方式指导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建立家庭腹膜透析室,指导患者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患者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指导患者在治疗前应如何准备及发生腹膜炎时,应如何自我护理;每季度对患者透析操作进行再评估,针对不同文化层次患者执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再培训,每次复诊对患者进行再考核,及时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及操作缺陷;通过举办肾友会,再培训腹膜透析的护理及无菌操作技术,并鼓励肾友们相互交流腹膜透析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认知。通过培训基层护理人员基本透析操作方法及透析出现异常的初步处理方法,方便患者就近得到帮助。

2.2 评价方法

2.2.1 一般资料

依据研究内容及目的,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主要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治疗时间、原发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

2.2.2 营养状况

2.2.2.1 血清前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能有效地反应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被推荐为一种常规的检测指标,由于血清前白蛋白半衰期仅为1.9天,因此在反应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血清白蛋白更为敏感。正常的参考值≥300mg/L[43]。

2.2.2.2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

SGA是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的一种可重复的、有用的指标,它是基于病史及体格检查的主观性简单评价方法。营养正常:7分;轻-中度营养不良:8-15分;重度营养不良≥16分,分值越高,代表营养越差[3]。

2.2.2.3人体测量法-体重指数(BMI)

人体测量法是通过对身体组成进行量化,可提供与营养状态相关的信息。体重指数(BMI)测定主要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空腹体重来计算体重指数。BMI(18.5-23.9)kg/m2为正常,≤18.5kg/m2为营养不良。

2.2.3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

WHOQOL-BREF是在WHOQOL-100量表的基础上研制的简化量表,用于测量个体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国际量表。包含26个问题条目。WHOQOL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等,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4]。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3 结果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对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及实施护理干预,4例由于回顾性资料收集不齐给予排除,1例患者退出治疗,2例失联,有效样本为6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治疗时间、原发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清前白蛋白、SGA、BMI、Kt/V、Ccr情况比较

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6月血清前白蛋白、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体重指数(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前、后12月血清前白蛋白、SGA、BMI、Kt/V、Cc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居家透析患者6月、12月各项指标比较(n=62,±s)

表1 两组居家透析患者6月、12月各项指标比较(n=62,±s)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0.01

时间 组别 营养状况 透析充分性组别 血清前白蛋白(mg/L) SGA(分) BMI(kg/m2) Kt/V(一周总) Ccr(L/周/1.73m2)6月 实验组 274±52 10±4 19.5±3.3 1.7±0.2 52.5±7对照组 265±56 12±4 17.5±4.3 2.0±0.2 54.9±4.2 P值 0.021 0.036 0.032 0.551 0.361 12月 实验组 294±42* 8±2* 21.5±4.1* 1.72±0.2* 54.3±6.8*对照组 269±52 13±5 16.5±4.8 2.2±0.1 60.1±2 t值 -19.03 -14.77 -18.65 -19.98 -15.87

3.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得分、再住院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两组居家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再住院率结果比较(n=62,±s)

表2 2两组居家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再住院率结果比较(n=62,±s)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X2=43.27,*P<0.05

组别 例数 生存质量得分 再住院率(%)实验组 62 65±5 18(34.6)*对照组 62 34±7 37(71.1)

4 讨论

4.1 延伸护理的效果

本研究对海南省新农合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实施护理前、后6个月,患者营养状况血清前白蛋白、BMI、SG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t/V、C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溶质清除不充分的原因主要与感染导致腹膜交换面积减少,或透析液存留腹腔时间过短,有效透析时间或计量不足,本研究患者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农村,文化层次低,知识的理解及依从性短时间较难改变所致。采用针对性教育及阶段性教育,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强化透析知识。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12月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BMI、SGA异常率低于对照组,Kt/V、Ccr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充分说明了针对新农合群体患者需要更长时间阶段性教育及帮助。

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本研究观察效果仅为实施护理干预后1年时间的疗效,对患者远期的疗效没有追踪;而且由于条件有限,仅仅针对1家医院新农合患者,样本量少,具有一定得局限性。以后可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的干预研究,进一步验证疗效及观察远期效果。

5 结论

目前我省社区卫生事业发展不完善,在腹膜透析技术尚未全面开展的情况下,本研究对62例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帮助患者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减轻国家医保负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新农白蛋白腹膜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