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型甜玉米新品种京科甜191的选育
2018-10-15樊艳丽卢柏山席胜利张翠芬刘焱辉史亚兴
徐 丽 樊艳丽 卢柏山 席胜利 张翠芬 高 宁 董 会 刘焱辉史亚兴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甜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收食用鲜嫩果穗的一类特用玉米,目前在我国种植面积达40万hm2(600万亩)以上。甜玉米营养物质丰富,口感甜、脆、嫩、香,可作为水果和蔬菜食用,是一种兼具休闲与保健的现代食品(史亚兴 等,2016)。甜玉米起源于美洲,我国甜玉米育种起步较晚,适宜鲜食的水果玉米育种进程较慢。为满足北方市场需求,选育出适宜我国北方气候条件生长的甜玉米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通过改良美国优质甜玉米种质,创新以国外先进种质×国内传统种质的杂优育种模式,以T68为母本,以T630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优质果蔬型甜玉米新品种京科甜191,具有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突出特点,并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京审玉20170011)。
1 选育过程
母本T68是以引自美国的早熟优质超甜玉米杂交种麦哥娜姆为选系材料,利用二环系方法,以品质、抗性、适应性为主要育种目标,经8代自交并严格选择选育而成。T68植株生长势强,叶片浅绿色,株高120 cm,穗位高50 cm,雌雄花期协调,雄花小穗着生密度中等,花粉量较大,结实性好。果穗圆筒型,穗长10 cm,穗粗4 cm,籽粒黄色,生育期中等,有极强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抗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等病害,适应性强。
父本T6302是以国内超甜玉米杂交种金菲为选系材料,利用二环系方法经8代自交并严格选择选育而成。植株长势旺,株高145 cm,穗位高70 cm,雌雄花期协调,雄穗发达,花粉量大,散粉期在7 d(天)以上,适宜作父本。果穗筒型,穗长8.5 cm,穗粗4 cm,有较强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抗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等田间主要病害。
2010年冬于海南配制杂交组合,2011年在北京进行杂交种鉴定,组合T68×T6302表现出果穗产量高、商品性好、品质优、口感甜爽脆嫩的突出特点。果穗亮黄色,颜色及外观漂亮,田间表现抗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等多种病害。2012~2013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参加北京市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我国北方地区作为水果和蔬菜种植。目前已在京津冀地区推广0.33万 hm2(5 万亩)。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2~2013年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于5月上旬播种,行长5 m,行距0.6 m,小区面积15 m2,每小区种植5行,3次重复,其他管理同北京市甜糯玉米区域试验管理办法。京科甜191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97.3 kg,比对照京科甜183增产17.3%;每667 m2鲜籽粒产量618.3 kg,比对照增产12.4%。京科甜191出籽率为62%,表现出高产特性。
2.1.2 区域试验 2014~2015年参加北京市甜糯玉米区域试验。共设置昌平区小汤山镇、昌平区昌平镇、房山区、通州区、密云区5个试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5行区,行长5 m,行距0.6 m,重复之间的观察道宽1.5 m,试验田周围设3行以上保护行。种植密度统一为3 500株·(667 m2)-1。各试点于5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授粉后21~23 d(天)收获中间4行进行考种、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表1),京科甜191两年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898.81 kg,鲜籽粒产量605.46 kg,较对照京科甜183分别增产11.86%、11.96%。出籽率为67.4%。表现出高产特性。
2.1.3 生产试验 2016年参加北京市甜糯玉米生产试验。共设置房山、密云、通州、顺义、昌平5个试点,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5行区,行长5 m,行距0.6 m。在授粉后21~23 d(天)全区收获计产。试验结果表明,京科甜191每667 m2鲜果穗产量742.30 kg,鲜籽粒产量495.1 kg,与对照京科甜183产量相当。鲜果穗大小均匀、籽粒排列整齐,商品性好。
2.2 品质表现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京科甜191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粗淀粉5.48%,还原糖1.9%,总糖6.7%,蔗糖4.6%,赖氨酸0.1%。为防止花粉直感造成相互影响,每品种在两边行套袋自交或互交20穗,套袋隔离直至采收,按照甜玉米(NY/T 523—2002)标准进行品尝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表2),京科甜191品尝品质在2014年14个参试品种鉴定中居第1位,在2015年15个参试品种鉴定中居第2位,总评分高于对照京科甜183。鲜食口感表现出皮薄无渣、嫩滑爽脆等特点。
表1 京科甜191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表2 京科甜191品尝品质鉴定结果
2.3 抗性表现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14、2015年的田间鉴定结果,京科甜191 对大斑病、矮花叶病、纹枯病、黑粉病等田间主要病害均表现出较强抗性(表3),达到北京市玉米品种审定中的抗性标准。
表3 京科甜191田间抗性鉴定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京科甜191在北京地区种植,播种至鲜穗采收期平均85.4 d(天)。株高206 cm,穗位高69 cm,花丝绿色,果穗筒型,单株有效穗数0.99个,空秆率1.9%。穗长19.0 cm,穗粗5.3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6~38粒,穗秃尖长1.7 cm,粒行整齐。籽粒亮黄色,粒深1.3 cm,鲜籽粒百粒重38.9 g,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900 kg左右,鲜籽粒产量550~600 kg,出籽率67.4%。品尝鉴定83.5分,鲜籽粒含粗蛋白2.98%,粗脂肪1.37%,总糖6.7%。皮薄无渣、嫩滑爽脆,可作为水果蔬菜,适宜京津冀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京津冀地区种植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早春(3月下旬)种植应覆膜保温,秋播应在7月中旬之前。播深3~5 cm为宜,每667 m2用种量约0.75 kg,每667 m2种植3 000~3 500株,可适当稀植。播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大喇叭口至灌浆前期追施氮肥,每667 m2可施尿素15 kg,追肥后及时浇水。春播收获时为夏季高温期,灌浆速度快,注意及时采收,一般为授粉后21~23 d(天)采收;夏播收获时为秋季低温期,灌浆速度慢,可适当延后采收时间,一般为授粉后23~25 d(天)采收,以保证灌浆充足,提高品质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