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用心去聆听!』
——钢琴家卞和京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2018-10-15朱昊冰

钢琴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钢琴教授音乐

文/ 朱昊冰

引 言

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韩裔女教授卞和京(Wha Kyung Byun)的简历简单而朴素,但她一人独享三奖—“杰出教育者奖”“杰出教授奖”“杰出教学奖”,每年吸引着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学生,无疑已是美国享有盛誉的最成功的教师之一。

卞教授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钢琴家,他们不仅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享有盛誉,屡屡在“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钢琴比赛”“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布佐尼国际钢琴比赛”等诸多国际重大赛事上斩获奖项,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得益于卞教授的悉心培育而具备了包括人格塑造在内的全面修养,从而不只成为音乐家,同时更是成为完整的人。

卞和京出生于韩国,20世纪70年代到美国求学,师从钢琴泰斗罗素·谢尔曼 (Russell Sherman),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从求学道路上的“先生”到人生旅途上的“先生”,谢尔曼给予了她极大的影响。同时,卞教授本人在学琴道路上极具探索的风范,形成了她独特的教学方式,并且体现了东西方的融合。

爱音乐,爱到执着

卞教授每学期精心培养十几位学生。她的日常作息是:从11点开始教课,不间断地教到晚上6点。除了繁忙的教课,卞教授还要照顾谢尔曼先生的起居、负责家务。谢尔曼先生演出时,卞教授又是他的“私人助理”。除此之外,卞教授还保持着每天练琴。她为了谢尔曼先生放弃了自己的独奏家生涯,但在教学中,她对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信手拈来,跟随卞教授上课,是聆听她精湛演绎的最佳机会。在学生的眼中,她是一位“女超人”,一人扮演了多个角色,达到了常人眼中近乎不可能的成就。她曾说:“我也会觉得累,但是一听到音乐,又浑身来劲了。”

她曾对学生讲起她的学琴道路:成长于“二战”后的韩国最艰难时期的她,刚开始学琴时,家里并没有钢琴,只能到父亲任教的学校里的一架立式雅马哈上练琴,一年365天,天天如此。晚上没有照明,她就养成了早上学习作品时记谱,晚上背谱练习作品的本领。而在没有暖气的冬天的夜晚,她仅靠一盏小煤油灯取暖,在一小时的手指练习后,煤油燃尽了,手也暖和了,紧接着继续练习乐曲。当时,乐谱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需要朋友从日本购买她学习用的乐谱。

而支撑她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坚持学琴的,是她内心深处对音乐的挚爱。音乐是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卞教授在教学中格外注重唤醒及呵护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她在上课时,曾举例说:“为什么人在危急时刻可以越过一堵墙,这是因为最大潜能被激发了出来。学习音乐也同样如此,只有当你如饥似渴地去寻找、去探索、去演绎和发挥你自己,才能找到真正属于你的特质,你的音乐生命。”

爱学生,爱到无私

卞教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不仅在专业上对学生精心栽培,也在生活上给学生以无尽的关怀和帮助。

记得我初到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时,卞教授见到我,第一句问的就是我住在哪里、一切是否都顺利。在异国他乡听到老师如此温暖的问候,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入学后,卞教授又为我争取了校内勤工俭学的机会,她推荐我担任钢琴系另一位老师的工作助理。临近硕士毕业时,卞教授又问及我未来的打算,并提出中肯的意见,推荐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便为将来从教做好准备。

卞教授的人格魅力,源于她对学生沉甸甸的爱。她在教授学生演奏方法、技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音乐、对生活的态度。一个爱音乐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关爱他人的人。不懂得爱别人,就不可能有爱音乐的心。对人的爱和对音乐的爱,这二者是不可能分开的,只有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人,才能真正懂得音乐的美和音乐的意义。

成为你自己:Be yourself!

卞教授在教学中始终鼓励学生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诠释,老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孕育和激发自己内心深处的灵感。她常说:每个人的生理条件都不同,所以不要刻意强调某种手形、某种坐姿,或是弹奏时琴凳的高矮!换言之:演奏方法可以有很多种,只要能够将与作品音乐形象相契合的那种感觉捕捉到、表达出来,并且正确演绎,那结果就会是完美的,甚至是神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演奏都是一场即兴的发挥、一场与你自己的偶遇(上一场演奏有可能就是完美的,下一场演奏却有可能是失败的,所以,人要不断地探索、追求、把握,力求达到自我,超越自我,日臻完美)。

她也总是努力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音乐潜质。这种“打开”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在钢琴弹奏上,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激发。比如:推荐学生们去阅读书籍、报刊,去看电影,去了解生活。卞教授的琴房门口有一块小黑板,上面会不定期地张贴一些报纸或者相关书籍摘抄的片断,内容是关于音乐、生活、人生的各方面的分享。在教学中,卞教授从来不会把答案直截了当告诉学生,不会说“你应该这么弹”,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及途径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答案。

在给学生选择曲目时,卞教授也是精挑细选,既遵循学生内在的性格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内在潜力,更要能够帮助学生在音乐素养上有所成长。她曾说:“我并不热衷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明星,也不希望学生只学习比赛需要的或是所谓‘讨巧’的曲目,而是希望他们学习作为一位音乐家应该接触、了解的曲目。”因此,她的学生即便是演奏同一首曲目,表现也不尽相同,实现了在符合作品音乐形象的前提下彰显学生的个性色彩这一永远的宗旨。

卞教授经常挂在嘴边的,尤其是在学生上台演奏前的一句话就是“Be yourself”(成为你自己)。意思就是:探寻艺术的本源,找到真正的自我,在钢琴演奏的学习中,不断发现自我。至此,她与谢尔曼在《钢琴笔记》(Piano Pieces)中所述观点一致:每位学生的目标总是一致的,即独立性。而对于每位老师来说,目标也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聆听的艺术:去听&听到

在教学中,卞教授极其重视对听觉的训练,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检验能力。

卞教授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她听觉的敏锐性超乎寻常。我清楚地记得,在跟随卞教授学习的初期,“You don’t hear”(你没有听到)这句话几乎出现在每一次的课堂中。几节课下来,我非常困惑:我的耳朵又没有关起来,明明听到声音了,怎么会没有听到呢?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师兄、师姐几乎人手一部录音机,练琴的时候也一直放在钢琴旁。于是,我也买了一部相同的录音机,把自己练的过程录制下来,结果听的时候吓了一跳,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声音啊!原来,自己平时弹琴时“听到”的和真正旁观者听到的,差距这么大!难怪老师一直说“你没有听到”。我把这样的心得体会与卞教授交流后,她淡淡一笑说:“等你不需要录音机就能‘听到’的时候,那就是真的听到了。”经过两年的训练后,终于在某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耳朵像是被打开了一样,听到了和以前不同的音乐世界。我慢慢意识到,老师一直说的是 “听到”(Hear),是与“去听”(Listen)不同的。“去听”在先,“听到”在后。虽然最终“听到”的东西更美妙,甚至也不是每个人、每一次都能“听到”,但这并不意味着“去听”就不重要。实际上,恰恰相反,一个钢琴演奏家或音乐家的“去听”也与普通人的“去听”是不太一样的: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把任何杂音都统统收进耳朵,必须主动地静下心来,只倾听那真正来自于你自己心灵深处(或宇宙深处,或神的启迪)的某种东西。只有在大脑中有了非常清晰的意图,在弹奏时有了高度的注意力和严格的审视力,才能算是“听到”。

真正的聆听分为三步:弹前听、弹时听、弹后听。首先,要在弹之前的内心听觉里“听到”自己想要的声音;然后,又要在弹的时候听到;最后,更要在弹之后听到声音的延续和走向。当你有非常明确的意图时,你的生理机能才会对此有反应,你的内心想象才会激发你的大脑而发出指令,从而带动你的肢体去表现你所听到的。

例如,在弹奏连奏时,每个连续的声音是从前一个声音延伸出来的,而连接的那个声音在音色上要和之前即将消逝的音色融合;再次,每个音的音质和色彩需要具备相同的性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触键上的变化,如此,音乐线条的性格才能被最终完美地展示。一个好的连奏是平滑的、持续的,最重要的是有色彩变化的,而这离不开有意识地聆听。卞教授经常说:“只要你能听到,就可以做到。”这里的“听”,不仅是用耳听、用脑听,更是要用心听。

治学严谨,探究音乐本源

卞教授曾经回忆:她自己第一次跟谢尔曼先生上课时,演奏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595),谢尔曼先生跟她说乐句、音乐线条、声音的平衡、和声色彩、踏板运用,等等。这一节课颠覆了她以往对“好的演奏”的认知,原以为“凭感觉用心演奏即是最好”的她,第一次知道还要像做实验一样来演奏。而这种真正从音乐本源去探究作品演绎,而非单凭直觉的演奏,也影响了她的教学。

在学习巴赫《德国组曲》第五组时,卞教授告诉我,要去观看舞蹈。她指出:开头的两个小节,便是舞蹈中的不同姿态。这首作品的学习,让我对巴赫的作品有了全新的认识。既要听到八分音符音高上的来回互动,又要保证休止符的空间感。要小心第1小节的第三拍:虽然是一个新的姿态,但是出现在弱拍上的,不可把其演奏成正拍的感觉。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既是不同的舞姿,又是在一个大的乐句中。十六分音符宛如一串珍珠。第5小节开始,是连续的几个形象(Pattern),耳朵要非常苛刻地听声音的质量,两手交替要天衣无缝。这个音乐形象是在演奏者心中的,并非要以重音来故意突出,但要对一组一组的色块变化非常有意识,同时听到第5至8小节每小节的第一个低音形成的线条。到第8小节,形象又有变化了,要听到左手低音八度间的线条。演奏时,横向的线条和纵向的和声缺一不可。

例1 《德国组曲》(No.5)之《前奏曲》,第1至12小节

这种深入探究音乐本源的态度和方法,就像是在和作曲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每一次读谱,就仿佛离作曲家的心灵更近了一步。从作品的结构、和声、句法入手,对作曲家的每一个乐思进行剖析,理解音乐的本源,去寻找所需要的声音,包括寻找声音的层次、声音的色彩,进而探索触键的感觉。

用心灵和灵魂来演奏

每次听谢尔曼先生演奏,我总觉得他演奏的不是一架钢琴,而是整个宇宙。而他本人说过:要了解钢琴就要了解整个宇宙,要掌握钢琴就要掌握整个宇宙。

而与此密不可分的便是想象力。卞教授的教学中,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想象力的重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声音的想象。卞教授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声音总是有丰富的语汇进行阐释。在学习舒曼《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二乐章时,卞教授问我:“你脑海中是怎样的声音?可以听到天使般纯净的声音和鹅绒般的和声吗?如最圣洁的祈祷般的声音?”顿时,我好似进入幻想一般,当我再次弹奏时,竟然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发出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歌唱。再如第二乐章的第16小节开始,她则提示,左手犹如揉弦一般,右手则像是钢片琴的声音。

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源于在生活中永远保持的好奇心。卞教授经常告诉学生,要去观察生活。她的琴房充满艺术气息,有秋天的落叶作为装饰,有不定期变换的装饰油画。她让我们走进博物馆、走进美术馆、走进教堂,去汲取世界万物的养分。有了这样开阔的视野和思想,才能将自己浸润在对艺术的渴求中。而这样的好奇心,在钢琴学习中,则表现为对音乐表现的不同可能性的探索。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驱动,手中的“笔”才有可能描绘出多彩的画面。

例2 舒曼《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Op.14),第二乐章,第1至6小节

卞和京钢琴教学的启示

对音乐发自内心的毫无功利的爱,是成就一位优秀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工作者的首要前提。音乐不是世俗意义上激发人们成名的阶梯,音乐是比一切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都更为高级的语言,音乐具有感化、塑造、升华的作用。卞教授一直用对学生的爱心、对音乐的爱心来拨动音乐的音符,那些流芳百世的音乐华章,被她精心地诠释和演绎,激励、感染过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通过音乐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青年人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就像音乐艺术是纯粹的、超功利的,音乐教育同样也是纯粹的、超功利的。只有像卞教授那样,以沉静的专注力和恳切的事业心,把对音乐的执着无私的爱,深深融入自己的教育实践、演奏创作和理论研究,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音乐教育家。

正如卞和京教授所述,她希望帮助学生不仅成为一位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她的钢琴教学,体现了艺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不仅是在专业教学上,更是在做人的教育中。每逢学生音乐会,卞教授总是会要求同班同学参加聆听,并且轮流买鲜花,让大家感受到集体的爱。卞教授还会请年纪较长的学生帮助新进班的学生,小至音乐作品细节处理的讲解,大至音乐概念的讲解。因此,卞教授所教授班级的氛围总是非常融洽,经常可以看到大家在琴房里、走廊里切磋技艺。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一切都是源自心底对音乐的热爱。卞教授通过对音乐知识、理论和技能的传授,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品质。而她更是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一位学生耳濡目染,深切体会到她音乐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教学理念。

只有具备深厚的音乐人文精神和艺术人文素养,演奏技巧和技术手段才会水到渠成。从心里流淌出来的音乐怎么会不动人呢?一位艺术家的情怀、格局、心胸、气势,都会随着他的观念而自然地生发、流露、表达,形成其独特而唯一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的演奏模式、不落俗套的艺术风格。

一位好的教育者应当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气质特质,而不同气质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适宜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一个学生所呈现的类型特征而对学生的艺术气质进行准确判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学生就用不同的乐曲来指导和引导。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趋同,不能标准化,才能使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才能得到全面发挥,使之乐于学习音乐,并且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发挥自身的潜力,达到自我实现,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综观卞教授的钢琴教学理念,可以发现“聆听的艺术”是她极为关切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学琴过程中,每一次的发声都应是有意识的,即前文所述的“聆听”的三个阶段:在弹前运用内心听觉的聆听,对自己即将发出的声音有明确的想象。在弹时思想高度集中聆听,感受声音的色彩变化。在弹后带批判性地聆听,检验发出的声音是否符合作品音乐形象。事实上,从学琴初始,就应注重将手指基本功的训练和听觉,以及对音乐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也有益于激发学生的个性。反观目前国内的钢琴教学,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在“聆听”这一环节尚有欠缺,尤其在初级阶段的钢琴教学中,如何帮助琴童养成“聆听”的习惯,本应是钢琴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缺少了带有自我要求和自我审视的聆听,就容易陷入机械的演奏——缺乏清晰的音乐意图,只任凭灵活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这样的学习和演奏,无论是在学琴道路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背离了学习音乐的要旨。

只有具备系统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优异的学生,不断攀越音乐艺术的高峰,取得音乐艺术的辉煌成就。

猜你喜欢

钢琴教授音乐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