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对比分析

2018-10-15张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尿常规阑尾炎特异性

张菊

阑尾炎属儿科急腹症, 小儿发病较成年人病情严重, 且进展较快, 对临床诊治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同时对于小儿而言, 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 其主诉不清, 检查不配合, 且肌紧张不明显, 缺乏明显的腹部体征或典型病史信息, 极大地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 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 导致治疗延误[1]。因此必须针对患儿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合理的诊断方式, 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把握最佳治疗时机[2]。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探讨了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157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79例, 女78例;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6.11±2.01)岁。117例患儿术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1例,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5例,全部患儿病程<2 d, 排除伴有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儿。本次研究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全部患儿自愿参与,家属与医院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验:收集患儿尿液20 ml, 留样30 min, 随后送实验室检查, 检查指标包括:尿液透明度、颜色、酸碱值、蛋白质、尿糖定性、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等。C反应蛋白诊断:患儿清晨空腹, 抽取外周静脉血液3 ml, 检测确定白细胞数 , 随后对其进行血清分离 , 行免疫散射比浊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各类型阑尾炎准确率。尿常规检查阳性标准:尿液呈现蓝、黄或褐色 , 尿液浑浊 , pH 值 >8.0 或 <4.5, 红细胞 >3 个 /HP, 白细胞 >5 个 /HP, 尿糖 >900 mg/24 h, 尿蛋白>80 mg, 管型、酮体和隐血成阳性[3];C反应蛋白阳性标准:>8 mg/L[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尿常规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2%、77.50%, 均低于C反应蛋白诊断的97.44%、9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C反应蛋白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准确率高于尿常规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准确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种诊断方式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表2 两种诊断方式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准确率比较[n(%)]

3 讨论

小儿阑尾炎临床较为常见, 但是患儿年龄较小, 主诉不清且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诊断难度较大, 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 且小儿阑尾较长, 存在先天扭曲的可能性, 管腔狭窄, 极易出现阑尾堵塞情况, 使得分泌物滞留, 增加内部压力, 致使阑尾壁血运障碍, 炎症时容易出现穿孔情况, 若诊治不及时彻底会加重患儿病情, 甚至会诱发穿孔等恶性并发症, 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针对小儿阑尾炎患儿, 及时准确诊断意义重大, 影像学技术虽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但是诊断时患儿需暴露在射线下, 辐射较大, 出于安全考虑临床日渐重视应用实验室诊断方法[5]。

本次研究选择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其尿常规检查和C反应蛋白诊断, 研究结果显示: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尿常规检验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2%、77.50%, 均低于C反应蛋白诊断的97.44%、9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准确率高于尿常规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准确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尿常规操作方法简单, 检查时间较短, 具有无创无痛优势,儿科应用较为广泛, 针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其检出率较高, 可作为阑尾炎不同类型判断标准;现阶段我国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C反应蛋白应用较为广泛,其可同肺炎球菌C多糖体发生反应, 进而形成相应的复合物,应用价值较高。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过程中, C反应蛋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要高于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验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 若患儿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或免疫情况变化,会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 而C反应蛋白属一种急性相蛋白,健康人体中含量较低, 若机体出现感染性疾病, 则体内的炎症物质或者损伤组织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进而产生免疫反应, 对各种细胞因子造成刺激, 并且在相应细胞因子介导作用下, 会在肝脏内合成C反应蛋白, 使得体内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6-9]。并且其特异性较强, 当出现急性炎症、感染或组织创伤后, 在6~12 h内便会表现出迅速升高态势。同时近年来, 临床研究结果指出C反应蛋白半衰期为24 h左右, 若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则其浓度会迅速回落, 基于此可通过其浓度变化判断患儿炎症情况。王健等[10]在研究中选取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其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 结果显示诊断敏感度93.44%(57/61), 特异性为85.71%(12/14),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在小儿阑尾炎诊断过程中, C反应蛋白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但其操作较为繁琐, 临床诊断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 合理制定诊断方案。

猜你喜欢

尿常规阑尾炎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观察
阑尾炎能自愈吗?
影响尿常规检验的因素分析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