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恐惧心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10-15徐秀花

关键词:人性化心脏常规

徐秀花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6)

心脏介入手术主要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的一类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1],心脏介入手术治疗也开始在临床普遍推行,但是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预后,根据调查显示,对该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取得很好的改善[2]。因此,本文对人性化护理在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中实施的效果展开系统评价。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7例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39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常规护理组男女比例19:19,年龄分布于32~79岁,平均年龄(55.5±8.7)岁;人性化护理组男女比例20:19,年龄分布于33~78岁,平均年龄(55.5±8.6)岁。两组患者在上述基线资料比较中差异不显著(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采取心脏介入手术治疗;②本次研究取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本次研究取得家属自愿签字加入,研究途中未发生脱离情况[3]。排除标准:①排除既往进行过心脏手术的患者;②排除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患者;③将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排除在外[4]。

1.2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检测、环境护理等。

人性化护理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首先要为患者介绍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原理,并将注意事项做出详细讲解,让患者有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为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其次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解决措施,防止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可以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调动家属积极性,可以鼓励陪同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心关注,术前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做好各项检查,准备好急救物品,以及根据患者的血型提前备血;②术中护理: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对患者的用药史等问题要重点沟通;③术后护理:术后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待患者恢复意识后要告知患者活动、制动术肢的重要性,并且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出,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水的摄入。术后还要告知患者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过度兴奋或者悲伤,家属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刺激,患者带身体痊愈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按时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如果存在抽烟酗酒情况要及时劝说其戒烟戒酒,并且要定期入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SAS、SD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5]。

评价标准:①心理状态评分:利用SAS、SDS评分量表进行测评,分值越高说明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②睡眠质量评分: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进行测评,睡眠质量与所得分值呈反比;③疼痛评分:利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测评,分值与疼痛呈反比;④并发症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⑤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量表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技术进行综合考评,最终数据显示护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相关关系[6]。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 20.0,研究样本中包含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表现形式分别以()、n/%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检验和x2检验,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以P<0.05作为参照标准。

2 结 果

2.1 各项评分比较

人性化护理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各项评分比较 (分,±s)

表1 各项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PSQI评分 VAS评分人性化护理组(n=39) 32.07±1.4335.69±5.18 5.68±1.06 3.24±0.59常规护理组(n=38) 39.62±2.3943.43±4.83 7.24±1.08 4.96±0.71 t 16.8720 6.7771 6.3966 11.5739 P<0.05 <0.05 <0.05 <0.05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

人性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常规护理组为15.79%(6/38),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情况比较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组为94.87%(37/39),常规护理组为78.95%(30/38),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心脏介入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的手术方法之一[7],具有安全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但是患者依旧会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心理反应。心脏介入治疗主要是借助医学影像设备将导管导丝引入体内治疗的一种方法,虽然治疗技术不断成熟[8],但是在治疗的同时依旧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以防止过度焦虑、紧张影响治疗。

本文研究显示,人性化护理组各项评分比较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人性化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远低于常规护理组为15.79%,差异显著(P<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人性化护理组为94.87%远高于常规护理组为78.95%,差异显著(P<0.05)。具体原因为:人性化护理护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凸显人性化服务,提升患者主体地位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心理护理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护理干预[9],重点进行术前护理,让患者了解心脏介入治疗的原理,同时要让患者知晓心脏介入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通过为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可以有效提高治疗依存性,并且通过调动家属,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心,可以更加轻松的接受治疗[10]。术中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用药史展开护理,可以节省询问时间。术后护理除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外,还要加速造影剂的排出,并且要向患者强调活动、制动术肢的重要性,以防止引发并发症。王陈晨、仲崇俊等人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数据具有相似性,进一步证实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行之有效,对患者不良心理的消除具有积极影响,可以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的首选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恐惧心理中的效果极佳,对改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而且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研究、学习。

猜你喜欢

人性化心脏常规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常规之外
心脏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别受限于常规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