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刀雕技艳惊世人
——记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

2018-10-15撰文张瑞芬

陕西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华县汪氏皮影

撰文/张瑞芬

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

作品《西厢记》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烂柯故事》

68岁的汪天稳坐在桌案前,左手转动牛皮,右手执刀雕刻,半透明的淡黄色薄薄牛皮上不一会儿就出现了精美的皮影造型。操着关中方言的汪天稳耐心地向立在身旁的学徒们讲解转动和执刀的要领。工作室里,随处挂着形态各异的皮影手工品,微风吹过,皮影呼呼作响摇曳生姿。由他主刀制作的《百子图》《烂柯山》等代表作品,造型精美,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定睛细看品味……

汪天稳,生于1950年,渭南华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文化遗产项目(陕西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明清皮影鉴定权威专家、西安皮影博物馆副馆长。他的作品独树一帜,造型精密准确而堪称样板;雕刻细致严谨而不失洒脱;刀工流畅遒劲而毫无滞涩;风格变化求新而继承传统。被誉为“中国皮影第一刀”“活的皮影博物馆”。2018年5月30日汪天稳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苦练技艺终学成

汪天稳12岁时被“皮影雕刻艺术大师”李占文先生收为关门弟子。皮影是供演戏用的,这就使得“人物雕刻”成为他要学习的主课。生、末、净、旦、丑和八仙,妖怪,乃至拟人化的各种奇禽怪兽,都要刻得真实生动,栩栩如生。每刻一件皮影,得过制皮、过稿、雕刻、上色、熨平、装订、联结等24道工序,而且道道连环相扣,不容丝毫马虎。只有如此,那些雕出的娃娃,才可在“亮子”(银幕)上由签手耍戏。经过师傅两年多的精心传授和调教,14岁的他被调到华县文化馆后,竟用一张半牛皮一口气制作了《白毛女》、《血泪仇》和《三打祝家庄》等40多件皮影作品。

1978年,汪天稳进入西安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了汪氏皮影艺术工作室,开辟了研究、创新、发展皮影艺术的新天地。1981年,汪天稳随恩师李占文赴京,树起了专为人民大会堂陕西厅设计、制作的大型皮影屏风《文成公主进藏》,受到国务院及陕西省人民政府、省委办公厅的嘉奖。1993年至1999年先后应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特邀,赴京、沪两地,对国内收藏到的明、清皮影进行分类、整理、鉴定和修复,其精到的技艺,受到国内外皮影收藏家的高度赞扬。

精制长卷呈世人

传授其女汪海燕技艺

2003年,汪天稳与江国庆联手,与同门师兄弟18人,历时300余天,设计、雕镂、染色、装裱成长23米、宽1.2米的皮影巨作《清明上河图》。该作品在画面雕刻上,充分融汇华县皮影的五色法,包括雪花、万字、鱼鳞、人字等图形的技法,用推皮转刀、凿孔等传统制作工艺,将画中的人物、建筑、船只、水波以及树木花草,生动再现了北宋汴京城繁荣、富庶的历史意蕴及浓郁的生活画面。2004年该作品在上海美术馆一经展出,便受到国内外万人瞩目。2005年参展于北京首届民俗文化节,被各国驻华大使馆官员誉为“中国皮影巨雕之最”!

2008年创作的《唐明皇击鞠图》《烂柯山》《橘中秘》《帝王出巡图》《法门寺》等,名噪一时。其中《唐明皇击鞠图》尤为著名,该作品宽2.1米,高1.5米,整幅作品,气势开阔、色彩艳丽、刀工精细、流畅婉约,充满盛唐的雍容大气,加之人物表情多样,动感十足,荣获2008年中国民间民俗工艺品银奖。

制作皮影工序—雕刻

其创作的《百子图》篇幅大,宽1.2米,长1.6米;人物多,多至百人。该作品通过一百个小孩嬉戏的场面,寄寓多福多寿,子孙昌盛,万代延续之意。整幅作品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谐音谐意,内涵深刻、雕刻技法多变、迤逦委婉与端庄典雅并重,是汪天稳继承传统并揉合现代元素的佳作。

传承技艺助非遗

汪天稳完整继承和掌握了从制皮、雕镂、敷色和缀钉等全部24道工艺及“推皮走刀法”。对于中国皮影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开拓,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是陕西东路皮影乃至整个中国皮影界最为杰出的代表性人物。汪天稳对于陕西皮影的历史渊源、传承流变、风格特点、旧稿古谱甚至行规风俗都烂熟于胸,尤其是对于皮影工艺的继承与创新,对失传图稿的整理与复制,对老皮影的鉴定与修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雕刻用的工具

汪天稳广授门徒,使华县皮影雕刻后继有人。其弟子门生,已超百人,遍及京、沪、秦及大江南北,仅上乘者,就有10人之多。以家传为主,形成了以他为轴心的铁轮滚动般的承传模式。汪氏之弟汪天喜,得其雕镂之神韵,被时人称为汪氏皮影之真传者;汪天稳之女汪海燕,苦学父技,精研父艺,继承父志,现任“陕西汪氏皮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天稳之幼子汪海涛,深得家父真传,颇具其父之风,刀法奇特,可谓汪门雕镂技艺的青年之秀,希望之光。

其他如设计师张玮,鉴赏师江国庆,染色师常彩萍,严盟、薛小翠,研究师侯岱等,皆为汪氏之高徒。华县皮影制作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汪天稳也被批准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

制作皮影工序—缀结

《百子图》

(图片由汪氏皮影工作室提供)

猜你喜欢

华县汪氏皮影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元代珍稀家谱《汪氏渊源录》简论
汪氏蜂蜜产品包装设计
皮影的来历
陕西地区传统戏剧的历史传承与保护开发
——以华县皮影戏为例
华县大葱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元代巩昌汪氏家族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