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与中学更好地衔接

2018-10-14沈晓彬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衔接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沈晓彬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其目的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小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一旦上了初中,他们的成绩便会出现下滑现象。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分析一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与中学更好地衔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衔接策略

学生的语文成绩之所以会在升入初中后出现下滑现象,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第一,小学与初中语文学习的过渡时间不够;第二,初中的教学内容较之小学而言,更加复杂和困难,由此便使得学生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第三,初中的教学模式与小学存在着差异。由于初中语文要讲的内容比小学多,所以便不再像小学一样慢慢来,如此便使得很多的学生不能够适应。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学生在初中的语文成绩不够理想。想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要做的便是提前将初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衔接上。

一、降低学生对初中教学的陌生感

为了让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不会觉得太过陌生,教师可以利用语文阅读教学来实际演练一下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的教学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的畏惧和陌生感有所降低,这便是所谓的提前心理疏导方式。

例如,以<<匆匆>>这篇文章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即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由此在带领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在这种珍惜时间的氛围下来模拟出学生进入初中的状态。为了使得模拟效果可以更好,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有以下三件。第一件事,便是需要向学生介绍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新老师。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用比较温和、真挚的声音爱向学生重新介绍一遍自己,从而将学生带入进学习中。第二件事情,便是让学生来做一遍自我介绍,因为这是在模拟,所以学生一定要认真的自我介绍,如此来让同学之间相互熟悉。第三件事情,便是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做一些细致的辅导。因为他们还在上六年级,所以教师要做的便是聆听学生对于升学的疑惑与好奇,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予以解答,通过这种耐心解答的方式,来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

二、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初中的生活,教师在对学生做中小学衔接工作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初中教学方式充满憧憬,让学生对于初中的教学充满好奇,如此,便可以让他们在升入初中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初中的教学。

例如,以<<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为例,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将教学内容讲完很多的教师都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这种省时省力的教学工具,而这种教学工具是极为受学生的喜爱的。由此,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熟悉和喜欢上初中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讲解《桃花心木》这篇阅读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带领学生阅读文章,从而可以使学生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此外,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懂得联系实际、融会贯通。那么应该如何来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呢?首先,教师可以现在将这篇课文的疑难点呈现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文章,像这篇文章之中的疑难之处,如“同学们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种树人是个奇怪的人呢?种树人奇怪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从种树人的话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做人的道理?”;然后在阅读完成后,让学生说出对于这些疑难之处的理解,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纠正和总结,从而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传达给学生,如此一来,这篇阅读文章的教学任务便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在网上搜索的一些关于这篇文章的视频或者是图片放映给学生观看,以此来巩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通过如此高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來让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让他们对初中教学方式产生兴趣,从而使得他们能够适应初中的教学方式。

三、按照初中教学的方式进行衔接

刚刚说了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常用的教学方式,除了使用多媒体这种补充式教学手段之外,还有一些常规性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初中的教学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按照初中教学的方式来训练学生,以此使得中小学可以更好的衔接上。

例如,以<<顶碗少年>>这篇阅读文章为例,如果是初中的教学老师,他们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一般会带领学生做如下的学习动作。第一步便是带领学生认识字词,并了解作者赵丽宏;第二步,便是带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整理,让学生可以领会文章的中心。并在整理文章结构领会文章中心的过程中,明白文章中所反映的“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第三步,便是对这篇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重点研读,从而来使得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步骤,来让学生熟悉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四、应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强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除了将学生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教会了学生很多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坐姿端正、课前预习、按时交作业之类的。但是在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这些学习习惯便不会够用,由此,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强化,以免使得学生升入初中之后这些习惯便发生倾斜了。此外,在学生升入初中后,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会更加的重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培训。

除了利用教材上的文章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外,还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阅读文章,来使得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而且,学生阅读的文章多了,他们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如此他们深层次的阅读能力便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总的来说,想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来进行中小学衔接,教师就必须要把握住初中阅读教学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降低学生对初中教学的陌生感、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按照初中教学的方式进行衔接以及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强化,采用以上方式,来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浪.浅探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J].学苑教育,2017(20):36-36.

[2]张萍.关注衔接: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搭设金桥[J].教育观察旬刊,2012(8):65-66.

猜你喜欢

衔接策略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财务与责任预算体系的衔接问题
试析做好“小升初”衔接教学
探讨初中、中职新生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