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选士官培训《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8-10-14贾艳艳崔婧娜曾晗
贾艳艳 崔婧娜 曾晗
【摘 要】针对预选士官在基础、能力等方面差异比较大的问题,结合《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的特点,提出分级教学的改革模式。本文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根据我院基地实情,探讨了分级教学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给预选士官培训教学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预选士官培训 电子与通信技术 分级教学
预选士官作为初级士官,是具备初级技能等级的各类技师,在部队相应岗位上是部队装备的最直接操作者和维护者,具有“岗位稳定、专业相对固定”的特点。针对这些情况,初级士官资格培训要严格按照岗位任职需求科学制定各专业培训方案,统筹培训设计,制定培训计划,突出按岗施训的培训重点。真正做到在培训过程中,从内容设置、方法手段、组训模式、条件设置和鉴定考评等方面突出职业导向、岗位指向和实践应用,培养“能带兵” “擅组训” “会操作” “会维护”的初级士官尖兵。
一、预选士官的特点
通过近段时间针对预选士官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预选士官生源的学历层次不同
预选士官学员大部分以高中毕业为主,少数中专毕业,有的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知识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专以上学历为35.7%,高中53.6%,初中10.7%。预选士官整体知识水平起点较低,学习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2.预选士官学习能力不同
受训人员接收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部分学员接收新知识能力强,能够完全跟上教员的进度;部分学员感觉所学内容较难,课后需要多问多练,不断地反复琢磨和消化才能掌握所学内容,还有部分学员反映,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完全跟不上,即使想学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努力。预选士官整体来说基础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差,学习创新能力不强,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却又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等特点。多数学员只会机械套用和简单重复,而不会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缺乏内化知识的能力。
3.预选士官学习态度不同
部分学员在部队从事相关专业,来培训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主观能动性强,学习积极性高;部分学员的培训动机不纯,只是为了混时间,顺便拿个结业证回去,“培训就是去休假”、“你训你的,我用我的”,得过且过,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学员的个体思维不同,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因人而异,造成了学员学习态度、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异较大的基本现状。这就要求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既要能够达到预选士官的培训目标,又要紧密贴合预选士官的整体学习能力,照顾到人员素质的综合水平。
二、课程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是我院基地现阶段预选士官培训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存在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该课程内容抽象繁杂,涉及面广、理论性较强,学员在学习本课程时难以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员都是被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部分预选士官觉得枯燥乏味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二是该课程课时有限,《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是包括了电路、模电、数电及数字通信等内容, 在有限的学时内,不仅要讲清楚理论知识,还要引入实例讲解激发预选士官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工作在有限的学时内以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员在时间有限、基础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掌握《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的理论基础,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是近年来教学改革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
结合基地预选士官以及《电子与通信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应本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求同存异”,实行分级教学,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在教学各环节中体现出相对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实际需要。
三、分级教学改革的内容
本文从学员层次划分、分级教学机制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探讨分级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符合预选士官职业培训特点的创新型教学方法。
1.学员层次划分
学员层次划分是分级教学的前提与依据,首先采用单元测试、问卷调查和谈话等多种调查方式,从学员学历层次、知识掌握程度、个人期望等多方面建立学员层次划分指标体系,以评价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根据调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将学员群體划分为四级层次。分别是:A层是学习积极性高、且基础较好;B层是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基础比较薄弱的;C层是有一定基础,但学习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型的;D层是基础很弱,又不想学的。A、B、C、D三层的比例分布约是15%、50%、25%,10%。针对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不同的管理模式。
2.分级教学模式建立
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划分不同的教学班级,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再针对各专业不同的学员层次,进一步厘清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行为、时间空间、资源配置、学员和教员等教学要素在分级教学中的逻辑关系,编制相对应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实验大纲等教学文件以及相应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设计合理有效的分级教学运行模式,为教学行为的顺利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第一,教学目标分层次。A层学员的文化素质高、学习积极性高、接受能力强、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速度快。首先,针对A层学生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和启发,引导他们在班级中发挥带头、示范和帮扶作用,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其次,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利用所学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层最大的特点是文化素质较好、接受能力较强,想学,但基础较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抓住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鼓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抓住他们想学又怕学不好的心理,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主观能动性,逐步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C层学员是虽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但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于这部分学员,私下多和他们交流,多倾听他们对培训学习的看法,让他们从心里中意识到学习无论对自身还是对别人都是有好处的,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D层学员是教学设计的难点,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该层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肯定和赞赏,使学生体验健康、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成就感的愉悦中,逐渐弱化习得性无力感,强化自我效能感,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和探求未知的欲望。
第二,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员进行内容设计时,要从学员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员的年龄、兴趣、认知能力等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任务的难度设计成梯度等级,教员、学员都有选择的余地,教学活动可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让接受能力弱的学员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突出实用性,使他们体会成就感,弱化挫败感;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员以提高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组织教学,使他们体会到实际应用的魅力。
对于每一次教学内容,教员必须明确每次教学的目标,根据学员的层次组织教学,将总目标细分成若干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这些小“知识点”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每次内容的分解、编排要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考虑每次内容知识点的含量,理解掌握程度及完成的强度,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完成部分“力所能及”的目标。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以够用为尺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教学效果分析。经过本学期分级教学的实施,预选士官学员的《电子与通信技术》取得了较好的考试成绩,大部分学员在分级教学的过程中包括学习中的兴趣、信心和主动性等方面都有良性的变化;在掌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包括知识点、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院校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教员的我们,应在实际工作中去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依据预选士官的特点采用分级教学培养模式,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体现了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特点,符合创新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员信心的建立、能力的提高。打破了课程一刀切的传统思路和做法,是对职业技术教育传统教学思路的创新,这是一个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于 静 倪保航 吴 杰. 预选士官培训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3)
[2]王光辉 吕 超 任永吉.预选士官专业课程隐性分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6(5)
[3]贾艳艳 文丽 阎婷. 浅谈《模拟电路》课程教学改革[J]. 新西部,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