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2018-10-14张守荣
张守荣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本文力图从自主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悟方法、自主讲思路和自主析错误五个方面,阐述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再认识。
【关键词】自主、提问题、悟方法、讲思路、析错误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条件,使之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一、自主提问题
新课程强调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的课不是成功的课,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以问题为纽带的数学教学,老师不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基础。学生总是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的,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意地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课前,我针对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些真实、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假日,我们班38人去动物园游玩,要买门票,可能有什么问题需要考虑?一是,乘车,每人车票是多少元?包车要找一个多大的车?车费多少元?二是,动物园门票的价格,一人券的票价是10元,团体券的票价会是多少元?多少人才算是团体?学生票和大人票在价格上会有什么不同?三是,到底有几种买票方案?怎样购买最省钱?使学生从中悟到:研究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考虑,从而学会学习。
课中,可以多给机会让学生提问,就同学们的想法进行质疑,然后由同学来回答,这种互相提问、互相回答的形式,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同时还满足学生的求胜心理,形成对答的热烈气氛。学生问,学生解答,往往比“老师问,学生答”,更能让学生听明白,接受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维冲突,经过激烈的辩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课尾,也可以留出3—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提问题,一方面质疑我们刚才的解题方法,提出还没有弄懂的地方,同时看看这是不是最好的、唯一的方法,我们的方法还存在哪些局限性,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进而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自主解决问题
孔子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善于设疑,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自己解疑。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通过故事,设置疑问:“孙悟空给小猴们分桃,花猴说要3片,孙悟空就将一个桃平均切成4片,给了花猴3片,花猴高兴地拿走了;灰猴说要6片,孙悟空就将一个桃平均切成9片,给了灰猴6片,灰猴满意地走了。请问哪只猴子吃的多?再如,为了让学生辨别乘法和加法的不同时,给出”因为2+2=4,2×2=4;所以,3+3=6,3×3=6。这样故意引起学生的疑惑和思索,然后再一步步解疑,才能把问题弄明白。学生通过遇困、解困,得来的知识印象深刻,不同与从老师那里批发来的结论,学生自己动脑弄清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牢记,并且能运用自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自主悟方法
在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法往往是不唯一的,而是灵活多样的。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多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对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如,计算“5+4”,一年级的小朋友竟然可以想出8种方法,那么多方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是每个学生顿时都能理解的,方法是需要个人结合自己的经验去领悟的。在强调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引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抓住他们所感兴趣的方法,要求他们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你是怎样想的?打算怎样向同学推荐它,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这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学生的印象肯定深刻。
四、自主讲思路
有研究统计,只是通过听,学生的知识保持率为11%;仅通过读,保持率为10%;通过观察实物,保持率为30%;边讲边看,保持率为50%;边讲边看边说,保持率为70%。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说,对学生想到的办法,如果没有机会说出来,可能全凭直觉,思路还是凌乱的。只有有条理地说出来,才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形成周密严谨的思路。如,为了让学生熟悉“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我设计猜一猜活动:先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叫学生猜另一个角;露出三角形的一个角叫学生猜另外两个角。学生在猜测之后,要讲清理由来支撑自己的结论,这就是知识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
五、自主析错误
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设计给学生去剖析,以错引正,。分析错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真正避免灌输,体现学生自悟。如,“有余数除法”中,设计了38÷6=5……8的错误;在除法中,设计254÷(28÷4)=254÷28÷4的错误等。剖析错误往往比正确的讲解更为深刻。因此,我们对学生的错误要正确面对,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因势利导,给学生“析”错误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析”错误能使教师和学生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只有我们注意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在引导、启发、点拨上下功夫,通过学生的多种思维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自主权,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发挥,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版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版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