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018-10-14徐华
徐华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上升,在世界大国行列当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有着较多的联系,在这种大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十分有必要为世界的安全发展,提供自己的智慧。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大背景;中国智慧;建言献策
全球化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大势所趋,我国想要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就必须积极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发展中。但是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势必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在17年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强调合作共赢精神,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联合国首次将该理念纳入到会议决策中,也和我们国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样。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出了历史基因,是當代发展的所需要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充分我们党统筹内外大局的高超智慧,并且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类”、“全球”、“世界”、“国际”这个四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极高,高达106次,足以表明我党立己达人、胸怀天下的历史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将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为全人类的发展标出了新的高度、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休憩相关,共同致力于建设美好的未来。我们国家一直都致力于建设新型的大国关系,已经与90多个国家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并且,中国在致力于自己改变的同时,也在努力的塑造世界,将中国的发展机遇转变为世界的发展机遇,也将世界的机遇转化为中国的机遇,运用党的智慧、中国的智慧,提出适应时代与趋势发展的中国式方案,合理科学地运用中国力量,推动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全面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我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趋势,奉行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建设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都需要建立起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党会将联合国的宪章宗旨和当代全球治理相结合,为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世界繁荣的大逻辑
在我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过“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在15年,习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峰会期间,首次系统的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十九大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安全、生态等方面都清楚而深刻的向世界阐述了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并且也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了理念,不仅展示了中国智慧,也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繁荣的博大胸怀。
同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要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毕竟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高度一体化、机制化的共同体,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共同体,而是一种建立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在出现问题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命运共同体的帮助,从全球的视野,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将国家自身的发展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互帮互助中发展自我,切忌盲目自大,当独行侠,独行虽然快,但是众行才能走的长远。
十九大报告中也有明确的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可见,命运共同体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根基,在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完整、道路选择、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各国之间进行着独立且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
三、广泛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共同大事,需要有广泛的共识和集体行动。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的推进,扩大示范效应。在世界上,推动建设开放、包容和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构建起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的国际关系。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积极的宣传,凝聚国际共识。传播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促进,共鸣共通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契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致力于提高各个国家之间的参与度,使其获得贡献感。从坚固文明交流的纽带,在互惠互利中增加国际地位和国际信心。
本文通过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可知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贡献了极大的智慧,为促进共同体的建设积极地建言献策,不仅体现我们国家的大国风范,也促进了我国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南方日报评论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N].南方日报,2017-03-26(2).
[2]陈明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刘嘉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存在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6.
[4]徐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7(4):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