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8-10-13蒯淑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初中

蒯淑玉

【摘 要】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时,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统一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如今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强调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积极贯彻落实。无疑,思维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学习抽象繁复的数学知识也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将从几个不同方面入手,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56-01

引言

思维操控着人的智力活动,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智慧程度。初中学生正处在素质发展和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就是在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将对他们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利用数学教学的特点,让学生们有能力应对难度更高、更复杂的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能力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数学知识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就无法理解题目中给出条件的意义,辨别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掉入到“陷阱”当中。更不能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入手点。无疑,这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并最终沦落为“学困生”的“元凶”之一。可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增强学生审题的逻辑性,将题目中的矛盾变为思维能力提升的有力条件。如题:解答不等式a-2>5,可以首先将该不等式变形,得出a-2+2>5+2,求出a>7。通过分析得出,这一不等式中主要存在两个认知矛盾的因素。第一,为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字,不等号的方向能否保持不变。如为不等式两边加上两个不同的数字能否保持不等号方向的不变。对此,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不等式的概念,避免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重新审题,找到解题的方向[1]。这样的训练过程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与概念的深入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

过去,教师在教学时习惯让学生在解题时套用公式和概念,认为这样会“万无一失”,提高他们解题的准确性。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不能跳脱出题目的局限,找到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必要的,这将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占据主动地位,不受到题目的禁锢,尝试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的一条重要渠道。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说、多做、多思考,给他们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同时,多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逐渐能够独立的、有条理的思考。最后,应教会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为例,要求学生判断方程2x2-6x+3=0的根的情况,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将该方程变式成为“已知方程2x2-6x+k=0,当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取何值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数学知识拥有独特的特点,就是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无论是正推还是反推,都能够行得通。在解题时,许多问题通过正面思考很难解决,此时如能够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就能够轻易疏通。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学生灵活思维的一种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让他们尝试反向思考。如在教学“同类二次根式”时,对于“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如反推同样可以说通,也就是若两个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必须在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3]。

不仅是这一部分的内容,任何的数学概念都是具有可逆性质的,可以正推和反推。教师在概念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进行正面的讲解,还应让他们尝试从相反的角度理解,在训练中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在平面几何的教学部分,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题时更加的高效、灵活、准确,是尤为关键的。因此教师在该部分的教学中也应大力渗透逆向思维的培养。如“线段的中点”概念表示:C为线段AB的中点,那么可以推出线段(1)AC=BC;(2)AC=BC=1/2AB;(3)AB=2AC=2BC。那么反过来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如已知条件为(1)(2)(3)中的任何一项, 且线段AB上有一点C,那么点C即为线段AB的中点。

四、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也被称作“全方位思维”,“整体思维”,指的是能够站在问题的制高点上,全面的看待、思考、解决问题,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由于对于同一数学问题,常常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法,且涉及到简便方法和复杂方法,因此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立体思维来快速找到最便捷的解决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如题:一艘轮船出海所带的柴油最多可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顺风时的4/5。求轮船应在驶出多少千米后返回才能确保柴油的充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将驶出所用的时间设为x,则驶回的时间为6x,列出方程30x30×4/5=6x,求出x的值后乘以30(千米)即可得出结果。第二种方法,可以首先求出船逆风时的航行速度(30x4/5),设驶出路程为x,结合船的往返行驶时间列方程。另外,还可以先求出船逆风行驶的速度,将船驶出的最远路程作为单位“1”,列出算式[4]。这样的解题方式是利用到了类比思维,根据想要解决的问题,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用熟悉的问题来解决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多锻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当中,增强他们思维的“立体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还是未来发展等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转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逻辑思维、灵活思维、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的锻炼,借助数学知识的独有优势,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他们在学习之路上的发展铺平道路,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大杰.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俪人:教师,2016(2):127.

[2]尹莹.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6.

[3]麦景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农家科技,2011(4):56-58.

[4]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8):112.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初中
浅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心得
改进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