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2018-10-13窦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践教学高职

窦舟

【摘 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工作方针的调整,当前经管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工作不突出的情况。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十分严格。因此,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趋势,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提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效率,提升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40-02

一、高职经管专业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今世界进入到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国内外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个大环境下,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再次被提高。不但需要有雄厚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与信息化时代接轨的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人才。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的重点就是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专业人才。制定的教学方案要将理论、实践和信息化相结合起来,建立相关内容体系,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实践型人才。因此,探索并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于实践。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展实践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正确的认识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确定。学生要在探寻一般规律的过程中掌握特殊方式,从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二、现阶段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课无法和实践项目有效融合。

由于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经济管理类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进行实践项目设计中,没有充分地考虑理论课程的安排情况,随意性的安排实践项目,這将会大大降低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教师仍然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教学的现象,对于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严重地阻碍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甚至会对专业的整体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教学方法和模式较为落后。

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整合,也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全新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从而使得专业教学落后于社会对于经济管理的专业人才的要求。另外,部分教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职业能力相对较差,缺乏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这不仅会影响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构建,同时也会严重制约实践教学的全面发展。

3.缺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为保障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就要在质量评价体系层面完善建立,将其作为指导教学的重要体系。而缺少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会造成实践教学的效率比较低。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1.构建以ERP实践平台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以ERP实践平台为基础,将学生带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去,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1)ERP实践教学。ERP实践教学包括单项和综合实训两个方面的内容。故名思议,单项实训就是对与某一课程对应的技能培训。综合实训主要包括ERP软件综合实训课程和ERP沙盘课程。(2)模拟公司实训。构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拟环境,进行实践场所和组织形式的安排,模拟公司的各项工作,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真实的工作模拟环境中,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到一起,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实行校企合作的全真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应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展开,用实际企业中的用人需求来要求学生进行相关学习,让学生立足于企业的战略视角中看待问题。通过高职院校、企业和实践的一体化展开经管类专业实践教育,根据经管类专业教学方案和企业需求,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将学生派遣到实际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习。学生能够通过企业的实际资源,熟悉市场发展环境,了解企业如何协调统一物流、数据流、资金链等。学生可以参与企业项目,在企业专业人士带领之下可以加快专业理论知识的消化,快速提高经管类专业的实践能力。

3.建立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现代化经济发展中,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人才培养强化指标下,正在向着高责任感以及职业道德等方向发展,所以在实践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就要能注重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通过实践教学质量体系的构建,就能有效的指导实际的教学,联合ISO质量管理的原则以及模式进行优化应用,对质量管理的文件以及检查考核等规范实施,从而提高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4.优化实践性教学教师队伍。

其一,引入兼职老师,丰富教师结构。可以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来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与合作企业进行资源共享与互动,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让兼职教师以实际经验讲述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知识,从而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厚度。

其二,做好实践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但可以降低员工流失率,而且还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对于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老师而言,培训工作一方面涉及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方面内容可以通过聘请专家、教授来授课,使其理论层次得以提升;另一个方面则是实践能力方面,可以聘请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来校讲学。也可以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组织教师进入这些单位学习,使其实践经验得以丰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提升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将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注意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改革和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提供经济管理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平波.高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提升策略[J].中国商论,2018(07):191-192.

[2]赵倩.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8(04):430.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