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18-10-13陈琼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观念小学语文教学

陈琼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对学生知情意整体感知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只强调知识层面的积累,更强调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发展需要调整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35-02

当前,我国小学新课程教学改革进入到实施的关键阶段,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学科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际,如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探析。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前,许多小学教师的教学意识存在较大的误区。他们认为,小学生因年龄较小、思想不够成熟、思维简单,因此对其采取简单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内容生搬硬套地灌输给学生,而不管小学生究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传统的带有应试教育色彩的教学方法缺乏老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学生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课程的乐趣。

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老师应该基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学科特征,积极倡导合作、自主与探究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相关规定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模式,树立合作、自主与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之上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切实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学习的榜样。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常态之际,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传统的小学教学其教学范围往往限于课堂之上,学生的视野空间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当前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可以适当延伸小学教育的教学范围,如老师可在既定的教学计划下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一则拓宽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二则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新时期教育新理念,结合语文学科的教育特点,积极创造多种环境让学生参与到各种语文实践当中,切实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学素养。比如,我们可以开展语文知识竞赛,如“找错别字”,可以设置如下具体形式:首先,以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其次,以组为行动单元,广泛到邻近学校周围的街道、商家、公共事业、居民小区等进行“找错别字”的语文知识竞赛活动,找到之后要加以归类记录,并进行及时指导和矫正。最后,依据各个小组所做的整理記录给予评分,选出优胜的一组。

三、开放课堂,构建活跃气氛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并完成的,需要双方相互配合,更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开放性的学科,它涵盖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人的熏陶也是极其深远的。在语文中,学生可以感受自然万物生命变化此消彼长,也可以感知人文社会的人情冷暖。语文给予了学生无尽的经验感知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更需要教师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引领学生探寻语文的无穷魅力。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开放的课堂和轻松活跃的氛围更加重要。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感性思维高于理性思维,需要老师不断去引导、去纠正。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轻松活跃的环境有着足够的兴趣,也乐于在这种环境中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在教学小学语文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一些教学技巧,例如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他们在故事的想象空间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通过系统地教学让他们形成一套对于学习语文的知识体系。

四、合作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要求下,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模式,它是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思维的解放。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充当起了学习的主体和施动方。小学生不可能在刚刚进入学校开始就会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就是小组学习。让小学生在学习小组分出不同的角色,并能激发出学习积极性,这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划分成组。小学语文学习最根本的还是让小学生爱上学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才会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助合作学习中,也才能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固然这需要持续、有效的练习巩固,但是主要还是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习惯养成的前提。

五、重视学生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教学评价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对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现实教育实践中,教学评价往往以老师为评价主体,而缺少学生的加入。缺少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方案是不完善的,因为它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的有效需求。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时,一定要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让学生基于其学习的阶段性成果来进行深入的自我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回顾、自我总结,并制订之后的学习计划,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也能够帮助老师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新课标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新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就需要与时俱进。只有随着社会形势和学生发展需求而不断完善的教学理念,才能成为引领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制约学生进步的拦路虎。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渊博的学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成为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我们知道这条路会颇多曲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无数教育实践者的共同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引领学生发展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覃凤益.巧用资料,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3).

[2]杨晓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今日科苑,2011,(16).

猜你喜欢

观念小学语文教学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