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8-10-13邱远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自理能力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邱远红

【摘 要】当前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自理的技能不掌握、家园沟通配合不到位、练习机会少等,这些现象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培养策略,运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的自理自立能力,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使幼儿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为幼儿未来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23-01

一、幼儿自理能力培养存在问题

1.惰性心理和依赖性强。

幼儿遇到问题和事情,不会主动为自己服务,等待老师或家长帮忙代劳。

2.自理的方法和技能不掌握。

幼儿在自理过程中经常不懂程序和方法,老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代替幼儿做,导致孩子掌握不了自理方法。

3.练习和学习机会少。

教师嫌孩子动作慢,做不好,怕麻烦,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陪孩子练习和学习,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4.教育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面对孩子需要鼓励帮助时,采取的是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阻碍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1.情景设置,唤醒幼儿自理的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利用儿歌、角色游戏以及设置夸张有趣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意识到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感到高兴,唤醒幼儿自理的意识。如幼儿玩了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的管理。我采取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在收拾玩具时,我说:“小朋友,送玩具宝宝回家了。”如果有些幼儿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气说:“怎么我的蔬菜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就会很快地将玩具送回来。刚开始很多幼儿仍然没有整理玩具的习惯,听到音乐一响,就把手里的玩具随手一扔,赶快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等待和拍手,我用玩具宝宝的口气哭着说:“哇……哇……我想我妈妈了,哪个小朋友没把我送回家……”在幼儿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听了玩具的“哭诉”,幼儿能很自觉的把玩具宝宝送回家,有的幼儿送好了玩具,还特意走过来告诉我:“老师,今天玩具宝宝没有迷路,它回家睡觉啦”。同时,我还结合了琅琅上口的儿歌“玩具真有趣”(玩具玩具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戏。扮家家,穿珠珠,搭楼房,铺小路,轻轻拿,轻轻收,玩过送它回家去)等形象的语言来唤醒幼儿自理的意识。

2.正确示范,让幼儿掌握自理的技能。

幼儿具有模仿能力及可塑性强特点,要使幼儿掌握自理的技能,教师正确的示范和及时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有了自理的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能,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我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正确示范、简明的提示让幼儿明确基本动作要领,然后去模仿练习掌握。例如: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一只手拖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幼儿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幼儿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的方法,然后请全班幼儿练习。幼儿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幼儿提醒他改正呢。我们幼儿园还出版了《实验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操作规范》,对生活中的每一环节都有统一规范的要求,保证教师在指导幼儿过程中的统一性、规范性,更有利于幼儿的自理技能的习得。

3.创设图文标记,巩固幼儿自理的能力。

图文标记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年龄认知特点的传递方式,两者的结合恰到好处。幼儿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已习得一些自理的技能,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容易出现遗忘和反复,经常是刚刚强调了又忘记执行。为此,我巧妙地运用简单的图文标记来巩固幼儿的自理能力。

如幼儿刚入园,对一切都很陌生,要想让他们尽快的记住自己睡在哪里、杯子是哪一个是非常困难的,我通过使用水果图案和幼儿姓名相结合的图文标记不仅让幼儿又快又正確地找到自己的床位、杯子,又能让教师更快地记住幼儿的姓名。例如:“我”的标记图上是苹果,那么班级里只要贴苹果标记的地方,就是“我”的东西。这样,幼儿能够快速有序的找到和取放,情绪也能随之稳定。

4.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理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因为事小而吝啬你的鼓励和表扬,幼儿会为了你的表扬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因此,在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鼓励、表扬来增强幼儿自理的信心。那么,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激发幼儿在各方面的进步,我发挥了小贴纸的作用,用小贴纸鼓励幼儿的进步。例如:幼儿能独立地吃饭、睡觉不哭、能自己小便、会整理玩具、活动时积极发言……我都会在幼儿身上贴张小贴纸让其得到鼓励。我还会分配任务给幼儿,让他们充当教师的小帮手,使幼儿从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放手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通过参加活动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从中获得满足,树立信心,亦有利于鼓励幼儿再现良好的行为。

总之,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对幼儿应耐心细致,多鼓励,少指责埋怨,以保护幼儿做事的积极性。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赏识幼儿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在自理能力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芝.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

[2]马俊妹.放手,让孩子成长——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11.

[3]石素果.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学周刊,2012.02.

[4]吴超伦.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探究与实践(保教结合操作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自理能力幼儿教育培养策略
孩子,我们慢慢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的指导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