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2018-10-13牟方利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因材施教后进生

牟方利

【摘 要】反思当前有很多教师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情不可谓不动人理不可谓不服人,然效果寥寥,皆因流于形式且内在信心不够所致,虽颇费工夫但矫揉造作,虽大费周章却未得其法,要么急功近利,要么破而未立,学生无法从这样的工作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和有效地指导,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后进生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因材施教;培优转差;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20-01

后进生是学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学校和班级存在的地方就存在后进生,“后进生”是指在素质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对滞后的学生,是就某个学生群体而言的相对概念,通常情况下最突出地表现在品行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相对滞后,此为广义的后进生;学校的后进生一般是从狭义而言,指的是由于学习方法等因素所导致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及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和班级的整体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价值。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从这个层面来说,所谓的后进生其实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后进生。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而学校显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划分先进生与后进生的依据,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的,也是不公平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行出状元,固然,在不同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素质方面可能会呈现出层次性。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个体能力差异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表现出“此起彼伏,各有千秋”的特点,比如,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要好一些,有的同学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要强一些;有的同学性格开朗合作性强,又是同学个性独立偏重自我积累;有的学习成绩优秀却存在着沟通障碍,或者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或者身体素质欠佳,抑或是不懂感恩;有的学习成绩稍差一点,但在音乐美术等方面表现出特殊才能,成为特长生,总之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因此我们如果从德智体美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衡量和考察,所谓先进生与后进生的差别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有观点认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曾有过一个很形象地比喻:有一块掺着碎石的劣质土壤,他不怎么会招人待见,直到地质勘探队的到来,经过勘探,结果在地下发现了宝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后进生就是有待我们教师勘察的地下宝藏,只要我们认真地对对待,就会发现他们的价值所在,直到变废为宝,将荒地变为宝地。

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成长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所谓的后进生和先进生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存在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不同之处在于先进生优势比较明显劣势表现比较隐蔽,所谓后进生劣势表现比较明显优势比较隐蔽,因而一般情况下先进生被肯定之处较多,后进生被肯定之处较少,而所谓的后进生长期处在被否定的环境中不断被强化加深,久而久之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他们被排挤被孤立被嘲笑,他们缺乏成功体验和幸福感,他们甚至极端叛逆,自卑自私,充满恶性的故意,为找到迷失的自我他们唯恐天下不乱等等,不平衡的心理扭曲了他们的性格,直到怀疑自己怀疑人生。因此,促成后進生转化的首要工作就是恢复学生的自信,只有信心才能催生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远离消极逃避;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攻坚克难,重新找回自我。

作为教师,要坚定后进生也能成才的信念。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才能用真诚去和学生沟通交流,真诚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法宝,真诚的日积月累推动信任的建立,推动有效沟通,只有真诚才能带来足够的说服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鼓舞和信心。作为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扎实专业功底。要相信所谓的后进生身上也存在大量的闪光点,善于通过学生的点滴行为分析后发现并且捕捉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细心呵护培育,因势利导,使其不断发展壮大,积少成多由弱变强,当优势表现成为学生的主要表现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就取到了成效了。反思当前有很多教师的后进生转化工作,情不可谓不动人理不可谓不服人,然效果寥寥,皆因流于形式且内在信心不够所致,虽颇费工夫但矫揉造作,虽大费周章却未得其法,要么急功近利,要么破而未立,学生无法从这样的工作中获得足够的能量和有效地指导。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具体的工作,除常规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之外,我们还要采用一些自然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措施,配上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方能有所成效。

后进生的转化不单单是学习成绩的转变,还包括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信心的树立、学习和生活态度的转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只要学生能通过我们的工作不断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不断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阳光大气儒雅,这样的转变就是积极且值得肯定的。只要不用一个模子去要求每一个不同学生,我们完全可能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具体思路,因势利导,去打造一个拥有鲜明个性的先进生。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因材施教后进生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