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0-13李玉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李玉梅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变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也为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是就变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53-02

一、变式训练概述分析

所谓的“变式训练”实际上指的就是对命题所进行的合理性与规划下的转化训练过程,数学教学中应用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掌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变式训练方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数学教学方法,其不仅帮助学生冲破了传统教学方法对其学习思维的束缚,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1.针对性。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且规律性、逻辑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变式训练方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教学环节以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变式训练方案,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稳步提升的目的[1]。

2.适用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训练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变式训练法时,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控制变式训练中变的程度,才能有效的避免因为变的程度过高或者不合理,而导致学生学习难度的增加,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3.参与性。

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坚持参与性原则的目的是为了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等各方面特点充分的体现出来,在日线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其形式具有多种,第一,题目形式的变化。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学习题时采取变化题目形式的方式,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合理的进行数学习题模式的变化。比如,在讲解证明题这一类型的题目时,教师可以采取直接就证明题条件进行对调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条件推理出最终的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知识能力的目的。第二,题目条件普遍化。所谓的题目条件普遍化,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数学土木中存在的针对性条件、重要条件等转化为普通的题目条件,确保题目是学生可以接受的难度,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其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联系实际。联系实际也就是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数学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变式训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

1.概念讲解的变式训练。

概念不仅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同時其也是学生总结归纳数学知识的关键因素。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数学知识概念讲解变化训练的力度,才能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以及创新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有效提升。比如,在进行分式概念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分式的意义作为知识讲解的重点,如果分式值为零的话,那么在对分式意义的讲解时,应该将分式分子为零,分母不为零时的意义进行详细的讲解[2]。如果分母为零的话,不管分子为何值,此时分式都没有任何的意义。这种分式讲解方法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的了解和掌握分式的意义,同时对于其分式知识点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定理和公式教学的变式训练。

初中数学知识中的定理与公式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定理是公式的依据,而公式则是定理在数学知识中最直接的体现,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两者如果处于特定条件下时,可以完成相互之间的转换。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灵活使用定理与公式的方法,通过变式训练的方式,将定理、公式以及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辨析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另外,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反复变化定理的方式,要求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判定定理的准确性,才能在促进学生知识理解、记忆、运用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稳步提高。

3.习题中的变式训练。

(1)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将数学题目条件、结论对调的方式,将条件与结论之间存在的关系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促进其知识归纳、探索、转化等各方面思维能力的稳步提升。

(2)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一题多解分析的力度,才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一题多解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变式训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的激发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促进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随着变式教学方法在数学主线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为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田俊莲.关于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8,(20):61-62.

[2]石洁.情境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25.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透过现象看本质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