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8-10-13周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周扬

【摘 要】新形势下,培养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英语教育的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在未来的中小学,特别是在计算机和英语知识都贫乏的乡镇中小学,计算机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教师更是当务之急,紧俏之极。研究高职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在目前阶段,亦具有创新意义。本项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即开始分阶段完成计算机技术在英语教育方面的融合性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英语教育专业;融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16-02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本项目的研究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本项目的研究有效拓展了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范围,提升了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及学生对于计算机学习与应用的重视程度,强化了翻转课堂、微课堂等计算机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复合型技能培养的认识,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及学习中能够独立自主创新设计多种类型的英语学习课堂提供了理论方法。

从实践意义上看,首先,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英语教育实际需求的结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英语教育的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是现今中小学,特别是在计算机,英语都贫乏的乡镇中小学的当务之急。由此可见,研究高职计算机英教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其次,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是当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随着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越来越多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传统意义上仅仅能够单独使用Office软件进行教案和课件的制作已经很难满足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英语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的结合显得更加紧密。要真正地将不断更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更好地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技能必不可少,这也迫切要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计算机和英语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2.本项目研究的目的。

(1)通过研究,明确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所需要的计算机技能,并探索此类技能如何与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相融合,为培养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探索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研究,探索并初步进行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软件的研究开发,从而谋求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促进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同时,探索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能够初步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并能应用部分软件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3)通过研究,锁定作为英语教师所需具备的现代教学技能,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现代课堂的应用模式,重新设置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从而建立起更为完善的高职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方案。

二、研究理论依据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项课题中提出的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英语和教学这三方有跨度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使得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得到优化,成为能够恰当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一专多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程。

从上述界定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中外教育史上曾大力提倡的通才教育理论和专才教育理论。通才教育理论认为,人在受到一定的通识教育后,在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之上,能够吸取各类领域的文化知识,从而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知识体系。其人才特点就是广博的知识、明确的判断力、清晰的思维力和有效的沟通力。这类人才的发展空间较大,这与复合型人才所提倡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觀念是具有相通之处的。

目前国内外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开办综合性大学,实行主修辅修课程学习制度,推行双学位或者第二学位制度以及交叉开设课程。同时,国外还有学校通过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鼓励学生参加此类综合课程的学习。

2005年段志坚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创建计算机英语复合专业的试验与研究》,为实现计算机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该课题制定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从课程设置,教材研发,教法研究等多层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目前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多个方面,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与英语教育专业融合,也就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语言能力与课堂教学能力的融合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目前极少涉及,因此本项目的研究具有创新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整体目标。

本课题以高职教学改革为背景,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英语教育专业的融合性研究,调整英语教育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完善现有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有效完成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具体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调研了解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上的各项困难,并通过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帮助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通过上述方式还调研了解了英语教学机构对于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计算机实践应用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复合型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行动研究探索并设置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的课程,撰写此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探索课程大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以单个课程为试点,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教育管理技术》、《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探索计算机技能、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互相融合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计算机技术辅助英语语言学习及教育专业技能学习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培养的软件开发应用研究;计算机辅助学生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应用,如:教学资源的搜索应用、教材处理及课件制作、教姿教态的培养锻炼等。

(2)计算机知识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的融合性学习研究。

作为将来的英语教师,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有效进行教学资源或教学文件的搜集、整理、分析,有效进行学生学习的效度分析及评价,有效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等各项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各英语教育机构的需求和英语教师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在现有课程体系之中,融入此類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教学,也是本项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计算机技术、英语语言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能力在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融合性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测试与训练的计算软件开发研究,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软件开发研究调整计算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原有的理论、实践以及实训课程内容,并结合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教材与教法的探索研究,从而调整完善现有的计算机英语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探索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

2.调查法。

通过调查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及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建设现状研究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定向分析。

3.行动研究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探索如何加强和促进英语教师尤其是少儿英语教师(他们是该专业的就业对象)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教师访谈、教学日记、现场观察、案例研究、课例研究等多种实践形式,探索计算机英语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需求。

4.合作研究法。

由英语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研究者组成合作研究小组,共同观察、讨论调研中的各项教学问题,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志坚.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技术教育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4-10-01.

[2]黄嘉.高职计算机英语教学问题及改革[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9-01.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