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法在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13陆莹李启明袁竞峰
陆莹 李启明 袁竞峰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其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很多专业课程具有管理学、人文社会学的特征,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往往效果不佳。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该方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改措施。本文将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到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探讨讨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模式,并以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讨论式教学为例,阐述其实践效果。
关键词:工程管理;讨论式教学;教学模式;教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159-03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讨论式教学法最初始于德国,至20世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成熟的教学方式[1]。作为一种现代欧美大学的基本教学方法,研讨课近年来业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改措施[2]。从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率先在大学本科的新生课程中了开设“新生研讨课”,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专题研讨课”。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之间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工程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建筑业和房地产两大产业,服务产业管理、市场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四个层次,培养既懂工程更精管理,工为基础、管为核心,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该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单纯采用讲授的课堂形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从学科性质来说,虽然国内很多高校把工程管理专业界定为工学学科,但其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很多课程具有管理学、人文社会学的特征,如国际工程管理、工程招标投标模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管理学及人文社会学与工学、理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无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的求知欲难以被激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它是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4]。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模式研究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讨论内容设计
讨论内容要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传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与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拓展。讨论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去应对的。这样的讨论不仅具有思考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工程管理專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其中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
讨论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什么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产生于个人体验与所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联系[5]。如果讨论内容能够和当下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相联系,或者和某一学科前沿领域相联系,那么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将大大提升。目前,工程管理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自2013年以来,PPP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PPP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其投融资机制问题,从法学的角度讨论PPP项目争议解决办法,也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讨论其发承包模式。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课程都可以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这个热点设立相应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形成横向课程之间的交叉与关联,让学生全面掌握现行的PPP模式。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组织设计
确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主体。在讨论式教学法的新理念下,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这是一种交互作用。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在西方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6]。
建立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机制。正如帕尔默所说的那样,如何提出问题会对讨论产生很大的影响,讨论会因此变得毫无进展,也可能因此变成充斥着整个房间的深入、相互的对话[7]。能够维持讨论的动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要求讲出更多证据的问题;(2)要求进一步澄清的问题;(3)开放式问题;(4)把各个发言联系起来提出问题;(5)假设的问题;(6)因果相关的问题;(7)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讨论式教学法普遍采用这样的形式:教师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开放式问题,学生课后独立思考与分析,再通过课堂反馈进行答辩。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和台上的学生、台下的学生与台上的学生又可以形成面对面的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过程,这种情境下的提问可以要求台上的学生讲出更多的证据或进一步澄清。倾听是讨论式教学法中维持讨论连续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发言者的观点,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讨论具有发展性。没有回应的讨论是无效的,教师积极、适时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建议、提醒、引导、赞美等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与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构建创造性分组的讨论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讨论式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角色相同,地位平等,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工程管理栋梁之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围绕知识集成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过去以教材—板书—考试为主的知识传授型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从问题、项目—研讨、训练—形成知识、综合能力的“开放式、引导型、研讨型”人才培养教学新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目前实行的讨论式教学法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二年级开设的工程管理概论、房屋建筑学与规划,大学三年级开设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工程,大学四年级开设的房地产估价、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造价管理。为了解讨论式教学法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应用中的实践效果,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58名大四学生参与了无记名的问卷填写。该问卷主要包括讨论式课程的选用、讨论内容的设计、讨论形式的组织及总体学习效果四个方面。在讨论式课程选用方面,66%的学生选择了方向课程,34%的学生选择了平台课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方向课程比较适合讨论式教学法,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参与方向课程的讨论,将更有利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开展,也验证了“讨论内容要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于课程在哪个阶段开展比较能够接受,43%的学生认为是在大三阶段,45%的学生认为是在大二阶段,只有12%的学生认为是在大四阶段。大四阶段很多学生开始找工作,保研的学生按照前三年的成绩排名也基本确定,因此无论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还是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专注力并不高,只有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安排方向课程进行讨论式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讨论内容的设计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为适中。而在具体内容设计方面,64%的学生希望包含热点问题和传统问题,并且热点问题多于传统问题,如图2所示。这一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讨论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这一思想,但同时要注意热点问题与传统性问题的比例分配,保留部分经典的传统性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讨论形式的组织方面,大部分学生支持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并认可在分组过程中采用优劣互补的方式。在讨论反馈方式方面,52%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一次答辩,21%的学生选择了仅提交报告就可以,27%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二次答辯,如图3所示。课堂二次答辩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完成知识更新的具体措施,如果能在课堂一次答辩过程中,建立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机制,完全可以不需要二次答辩。而仅提交报告的形式,则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并不适合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式教学的态度是积极和一般。72%的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好,2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这也说明目前采用讨论式教学的各类课程在组织过程中还存在问题,需要任课教师进行科学优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四、结语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将传统的教学知识体系从结构上进行改良,融入当下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式的教学场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表明,讨论式教学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任课教师在讨论内容及讨论形式方面进行科学优化。
参考文献:
[1]汤鸣.专题研讨方法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96-100.
[2]白福臣.德国大学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254-254.
[3]蓝江桥.浅析研讨课的教学方法[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06,20(3):219-220.
[4]刘国福,杨俊,熊艳.本科生专题研讨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63-64.
[5]于立娜,李德显.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关键——思考“讨论问题”的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13,(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