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体质状况研究与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8-10-13聂勇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高校学生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掌握着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很多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佳,严重时则难以参加社会工作,因此关注高校学生体质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对我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高校学生体质状况研究出发,对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 体质状况 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02-01

引言

我国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多年,目的就在于促进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但是就高校学生体能测试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这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进程,因此受到了当今学者的重视,也对高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

根据笔者对2013年到2017年这五年高校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学生的体质并没有升高的趋势,反而受到肥胖、近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体质状况出现严重不平衡现象。首先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存在身体体型超重的问题,肥胖的几率也在逐渐上升。此外男生的上肢力量不足,女生的腰腹力量较小,男女学生在有氧耐力跑的测试效果较差,这都说明了学生严重缺少力量训练和有氧耐力训练。其次近视的现象普遍,根据调查结果现实,高校学生近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3%,其中超过300°的學生占近视人数的一半以上,很多运动戴眼镜不方便,所以也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的局面。再次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在笔者调查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体育意识,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学生军训、早操等,大多数学生表现懒散,甚至有些同学想尽一切理由逃避运动。

二、培养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创建体育意识

从高校学生的生理发展状况来看,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已经发育成熟,各项身体技能达到了一定高的水平,所以如果体育运动所产生的细微变化并不会影响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但是对于很多高校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日常锻炼,其体质状况布甲,虽然在短时间内没有影响到自身的生活,因此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身体运动的重要性,但是在今后高强度的学习或工作中,则会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长期坚持。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可以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体育意识。高校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学校可以在校园公示板中张贴有关的宣传教育海报,积极的组织体育知识问答比赛、有关体育精神的征文活动等方式,通过宣传教育的积极营造出活跃的分为,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体育活动的必要性。随后学校应积极组织校内体育比赛,例如篮球赛、运动会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在体育课程上传授相关的体育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开展多样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情感

传统的体育活动多为篮球赛、运动会等,虽然可以促进学生创建体育意识,但是长此以往,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无法长时间的保持体育热情,因此需要通过开展多样化体育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从而引导学生投身到终身运动中去。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可以满足不同高校学生的运动需求,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定向运动的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对体育运动的赞美、喜爱、支持的体育情感。例如对于喜欢冒险精神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攀岩、滑板等运动,在反复的失败和磨练中,还能提高学生的坚韧精神。对于体质状况不佳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练习瑜伽等有氧运动,让学生有效改善自身体质,从而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学生的体育情感。

(三)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

开展体育运动,必要的体育设施是不可缺少的。一定的运动场地、完善的运动器材可以唤醒学生的体育意识,在体育情感的烘托下自觉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热情。所以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设施的投入。例如购买护具、建立活动教室等方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场所和器材,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才能让学生的体育热情经久不衰。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学生体质状况正在逐年下降,为了不影响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高校体育事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因此我们要根据高校学生的生理体征和心理特征,具有针对性的制定计划,创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情绪,提高体育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才能彻底解决高校学生的体质问题。

参考文献:

[1]邱宗忠,周涛,张春燕,于兵,张永虎. 聊城大学学生体质变化与干预手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

[2]於振朋,闻先涛.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干预对策的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

[3]王亚平.河南省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6).

[4]林卫青.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原因的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5(15).

作者简介:

聂勇(1963.9-),男,成都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