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有效衔接人才培养实践与总结

2018-10-13徐运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中职建筑工程

【摘要】中高衔接是打通人才培养渠道的重要手段,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经过两年多的试点,在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学生技能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文中实例从四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有效衔接人才培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中高有效衔接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教学重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14AZY003。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41-01

根据教育部“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与节奏,解决当前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脱节、断层或重复问题”的指示精神,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有效衔接试点项目为抓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校企人才共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

1.实施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速构建以长株潭为核心、环长株潭城市群(“3+5”)为重点、市州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为我省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保障。

2.实施过程

1)课题建设:2013年,学院立项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课题《现代职教体系视角下中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组织了全省土建类职教专家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开展研究。

2)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学院和湖南建筑工程学校共同申报并立项了省级职教重点项目《中高职衔接人才试点项目》,两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书,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成果转化。

3)专业共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和推进会,就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进行了多次衔接和沟通。

3.成效与经验

1)构建“素质提升、能力递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3”中高衔接模式

依托湖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完善基于建筑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动态跟踪的专业调整机制,动态跟踪建筑产业链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岗位的新需求,并按照能力递进的规律整合内容,动态反映到建筑工程技术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中职建筑施工专业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有效衔接,建成“素质提升、能力递进”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 “2+3”模式。

2)创新“项目载体、能力递进”的课程模块化衔接模式

按分层教学设计,梯度教学组织,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编排这一总体思路,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3”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公共素质课程中职阶段加强人文素质培养,高职阶段加强综合素质培养,重点加强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的中高衔接。专业课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侧重学生能力递进培养,重点建设《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计量与计价》等5门专业课核心课程的中高衔接和共建共享。

3)实现“统一规划、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衔接

对接中高衔接课程体系,授课教师研究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资源配置上的递进、延展和衔接关系,系统设计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制度等教学资源,开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中高职 “2+3”分段培养模式。

4)共建专业,实现教师队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充分发挥中职、高职院校办学优势,加强交流合作,形成互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的整体优化升级;“中为高用,高为中用”,构建“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机制;实行“名師引领、名匠指导”及“校企双带头人”制,提升中高职专业大团队整体素质。合理配置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4.体会与思考

1)精准定位,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是前提

依托企业调研,对接市场需求,明确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中职建筑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中高职职业岗位能力递进体系,为后续确定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2)能力递进,优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关键

以建筑工程技术中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为前提,确定学习目标,构建能力递进体系,进而开发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中高有效衔接的关键。

3)总结经验,推动成果转化是根本

参考文献:

[1]徐航,《中高衔接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与策略》,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期

[2]刘斌,《中高职业教育衔接视角下“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老区建设,2014年第2期

[3]王寿斌,《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福建教育,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徐运明(1986.02-),男,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人,硕士学位,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师,教学副主任,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教学管理与科研等工作。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中职建筑工程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