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对《景观生态与设计》课程的翻转

2018-10-13李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翻转课堂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为目标的组织形式之一。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本文以《景观生态与设计》课程改革为例,梳理课程知识点,划分模块,分块设置以项目任务,增设课程设计环节,重点探索课程设计在此类课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翻转课堂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36-02

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1]。与传统的研究型本科相比,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市场需求更加敏感,以市场为本位的价值选择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实现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之间的平衡。

1.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为目标的组织形式之一。指师生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行动导向教学的所有要求几乎都能在项目教学法中得到满足[2]。它将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整合,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项目让学生掌握,每个教学项目都有若干任务[3]。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适用于实践性强、理论知识点集中的专业课程。

2.《景观生态与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景观生态与设计》面向风景园林、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学生,是一门需要对生态学基础知识进行拓展、强调范式的构建、体现跨学科优势的应用性课程。目前在教学中,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按照1:1的时间进行配置。在理论授课阶段,以教材为基础,以“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变化”为主线进行章节式授课,穿插案例教学;实践阶段以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综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理论授课阶段由于学生课堂的参与性较低,课堂氛围较为沉闷,互动不足,导致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课程设计阶段,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主动性较强,但对前期知识的了解存在似是而非的状况,故此阶段仍会出现需要重复前期理论知识的情况。鉴于目前的情况,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应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项目教学法,分解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增强学生对阶段性成果的把握,从而控制项目最终成果的质量。

3.《景观生态与设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3.1梳理课程主要知识点,构建课程模块,分别编制项目任务书

目前,本课程的性质为专业限选课,总课时为54课时。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归纳,将课程内容主体围绕景觀结构(城市绿地系统研究)——景观功能(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研究)——景观动态变化(西湖景观格局研究)的主线进行展开,区分项目性质,其中定向任务和流程任务主要用于课程初期,以课程知识体系的架构为主;开放性任务、创新性任务则注重能力培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属于课程的综合实践范畴。定向性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属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解和技能的掌握[4];开放性、创新性任务结合项目进行整体发布,分层设定目标,属于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去融会贯通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项目的多次训练能够具有“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4]。其中开放性、创新性任务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

3.2增设课程设计模块,多层次设定目标,分层验收

课程设计即以解决实际项目为目标的项目式教学。本课程借助蓝墨云班课App,实现课前任务发布与资源共享,要求学生完成线下学习,带着问题与成果进课堂;课堂上以小组讨论分享、设计点评与分析、教师进小组等多途径进行指导;课后通过线上讨论、答疑、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互动与反馈,从而翻转课堂,实现项目式教学的目标。由于学时的限制,目前要求学生完成小尺度湿地公园的项目设计,重点考察如何通过景观结构的调整,侧重某项湿地功能的发挥,从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就目前的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对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在后期能针对设计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学习,由于目的性强,知识获取的指向性比较明确,因而学习效果较好。

4.小结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本课程依托小班化教学优势,强调面向岗位职业能力的对接,在课程中以规划设计项目为驱动,保持对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将学习任务大类与课程知识负载有机结合,细分若干典型学习任务,通过分层目标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后期将逐步完善资源库,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立多项任务,进一步探讨与总结项目教学法在设计类课程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设计。

参考文献:

[1]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47-50.

[2]刘邦祥,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5):51-53.

[3]胡雪.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翻转课堂模型分析与设计[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57-59.

[4]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36-37.

作者简介:

李珏(1979-),女,汉族,浙江桐乡人,硕士,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景观生态设计,园林植物观赏与应用。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翻转课堂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