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侗族歌舞融入课堂教学探讨

2018-10-13黄萍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探讨课堂教学

黄萍仙

【摘要】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弘扬和传承音乐民族文化渠道,肩负着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家都越来越重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基础的音乐教育也有所推动和改革。如今学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关注点就是建立一个能够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感情于一体的全方面、多层次的音乐文化教育。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新课改政策的脚步,侗族歌舞融入课堂教育就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侗族歌舞 课堂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19-01

一、侗族的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且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然后流传于人世间传承至今。不管是朴实大方的民歌、有浓重地方风味的民间戏曲,还是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乐,都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风采。在众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中,侗族的民族音乐文化尤为突出。学习侗族的音乐文化能更广阔地了解我国的音乐文化。

(一)侗族的歌

“侗族爱唱歌,侗乡是歌海”“饭以养身,歌以养心”,在侗族这个爱唱歌的民族中,不管男女老少,年幼年长,他们每个人都喜欢唱歌。盛唐时期的乐府诗是以歌曲的形式唱出来的,宋词也是唱出来的,在我们印象中,当代人都是用说话的方式交流,但是侗族依旧保留着以唱歌的形式来回应,在他们的歌曲中,有“小歌”,有“大歌”,有“拦路歌”,有“伴嫁歌”,还有“琵琶歌”。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他们有矛盾的时候也会用唱歌的形式来沟通和解决。我们生活中最浪漫的恋爱都是以唱歌为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唱歌也是侗族乡村中社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侗族的民族歌曲表现在生活特别广泛,不论是结婚典礼、接待宾客、还是平时农作、登山、赶路,而且一般在夜色降临后的木屋下、民居旁,都会有歌声传过来。侗族民歌的格调和谐、旋律优美、曲调悠扬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侗族的人心中,歌在生活中是伴侣,不可缺不能少。侗族独特的歌曲文化则为我们打开了唱歌的新题材,新内容。我们平时的唱歌都是有歌词,有旋律,有节奏。但是侗族的唱歌和平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息息相关,进一步想的话,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用唱歌的形式交流,即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也给生活中添加了乐趣。

(二)侗族的舞

侗族众所周知的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踩堂舞等。娱乐性的芦笙舞是在吃完饭的闲暇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大家每个人都手持芦笙,声音聚在一起如同交响乐,大家一边弹奏一边跳舞,舞蹈热情奔放,活跃的氛围让人身心放松,心情愉悦。正式的芦笙舞主要是在祭祖,带有神秘的色彩。多耶舞主要是在大型活动上,比如大型集会、迎接贵宾或重大节日的表演。气势恢宏的多耶舞也需要众多的人来展现它的气势,男声雄浑高亢,女生委婉动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当多耶舞进入高潮的时候,周围的群众就会自由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来,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大家跳舞不是为了什么,就是因为开心。我认为这个是学习好跳舞的基础,不是为了学习而学,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因为开心,因为我愿意。

(三)侗族的文化内涵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历史的记录,说事都是通过歌声传达的。侗族的民族历史文化,道德伦理等都融入到具有侗族特色的歌谣中。其中的精髓就是侗族的音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可以将侗族的音乐文化很好的传承下来,就有一辈辈侗族歌谣的传承队伍。可以说这一些传唱的人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枢纽,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就是侗族文化传承的灵魂。即侗族的音乐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和价值,其中没有指挥,没有乐器伴奏,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侗族大歌被誉为“最美的天籁”。同样也为音乐界提供了发展和研究的空间,值得去传承去发扬。

二、为什么要学习侗族的音乐文化

学校音乐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上有着重要作用。学校有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绚丽多彩的侗族音乐文化,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在带领学生领会音乐的魅力,改善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音乐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凝聚力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必修课之一。勤劳质朴的侗族人民在长期劳作和生活经验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它集中體现了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三、结合侗族音乐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远远超过民族音乐,好多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就少之更少。但是新鲜事物往往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侗族可能一般学生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个民族的存在,那么在好奇心的牵引下,我们让学生接触侗族的音乐文化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就需要在课堂做学生引领者,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出侗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学生就渴望了解更多关于侗族音乐文化的知识了。

(二)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侗族的音乐文化就与我们平时接触的音乐不一样,那么上课就不能按照旧的上课方式进行了。在侗族音乐使用很普遍,侗族人民说话,吵架都是使用唱歌的形式进行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也使用唱歌的方式进行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等。这样学生的音乐课堂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无聊枯燥了。有活力的课堂就有效率,就有成绩。

(三)创造新颖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就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词填编,舞蹈改编,游戏创编等形式来进行音乐教学,不仅仅使学生对侗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专业知识方面也有很大能力的提升。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歌舞剧的自编自演,让学生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

四、总结

在新课改力度的不断加大下,开发地区的文化也有了需求。侗族音乐文化的融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走向全面化,多元化,综合化,是有益的。而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为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康丽云.论如何加强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交际》2015

[2]李娉婷.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4

猜你喜欢

探讨课堂教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