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解题常见的思维障碍及应对措施
2018-10-13刘畅
刘畅
【摘要】高中学习中,生物的学习是较为枯燥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生物题目的解题思维上有一定的障碍,主要是由于在解题过程中未曾明确题目的主体信息,同时,对于生物的知识未能够进行融合贯通,使其难以运用学习到的生物知识进行解答问题,从而导致成绩下降,不利于未来接受高等教育。本文基于以上观点进行分析,将高中生在生物解题中的思维障碍进行描述,从而提出应对措施,使高中生在面对生物题目时能够作出较完善的解答。
【关键词】高中生物 解题 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82-02
引言:
生物的学习中,不仅要将生物知识扎实地掌握,还要在面对生物题目时能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题目,以此来全面的提升生物成绩,在高考中能够发挥真正的实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等教育学校接受更专业的教育。但目前大部分高中生在生物解题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思维障碍,难以抓住题目的中心,从而无法将学习过的知识运用到解题中,难以提升其生物成绩,因此本文基于以上观点,首先表明高中生在生物解题中常见的思维障碍,最终提出高中生物解题技巧,以此来帮助高中生提升生物成绩,还能够将学习过的知识融入到解题思维中,形成自身的解题思维。
一、高中生在生物解题中常见的思维障碍
(一)误解题意
高中生在解决生物题时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或者粗心,注意力难以集中在题目上,从而曲解了问题的主要意思,难以进行正确的解答,如:一个精原体具有两对等位基因,(BbCc),经过减分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类型是()A.4种B.2种C.6种,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看到基因的类型就会选择A,但在审题过程中将题目的本意精原体理解为生物体,从而产生错误的思想,使其难以做出正确答案。
(二)题意遗忘
高中生在进行阅读题目时会有一定的思维理解,但在进行解题时会遗忘一部分题目内容,或者在原有的题目中增加一些基础条件,使其成为另一种题目,因此在进行解题时会产生错误的思维,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如:在一个营养较为丰富、温度适宜切水分充足的密闭空间中培养乳酸菌、草履虫、酵母菌、蚯蚓以及苔藓,在一周之后,还能够生存的是( )A.草履虫、酵母菌B.乳酸菌、酵母菌C.蚯蚓、苔藓D苔藓,我们在看到较长的题目时会进行大概地阅读,从而在解题时会遗忘一部分題目内容,使其在此项题目中会选择A,但忽略题目中的密闭的条件,所以产生错误的答案。
(三)思维定位
思维定位主要是指高中生在进行解决问题时会运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进行问题分析,在解决题目时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长时间的运用此种解题方式,会逐渐形成固化的解题思维,不能够进行创新,从而难以满足所有题目的解题思路要求,面对新的题目时依旧会产生错误的解答,如:狗的黄毛对白毛是显性,一对黄毛杂毛合体狗进行交配,拥有四个小狗,他们的表现形式可能是()A.全部黄毛B.3黄1白C.1黄3白D.以上都有可能,我们在分析题目时往往会简单的运用分离规律,其分离比例是三比一,因此会选择A,但却忽略分离规律中的三比一是统计规律,适用于足够的实验样本中,但本题目仅有四个样本,从而导致其运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产生错误的答案。
(四)知识干扰
知识干扰只要是由于学习过的生物知识未必能解决生物题目,并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从而在解题过程中难以产生正确的思维,如:用绿豆进行绿豆芽的制作过程中,一千克的绿豆能够制作出五千克的绿豆芽,在此种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A.多B.少C.先少后多D.未发生变化,我们在进行选择时候大部分都会选择A,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光合作用知识的影响,在题目中忽略制作豆芽是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选择错误。
二、高中生生物解题技巧
(一)信息提取
解决生物题目时,要注意审阅题目,从题目中能够抓住中心,从而能够简单的进行解答,因此我们在进行生物习题练习时应该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提取,然后再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准确掌握生物题目信息,再运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解答,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题目概括
生物题目大部分都是与学习过的知识有关,因此在审阅题目时应将较长题目进行概括,将其中主要的信息提取,从而概括出主要的问题,以此来解答题目,能够有效的减少时间,还能够锻炼自身的解题思维能力。
(三)构建知识体系
拥有完整的生物知识体系才能够将题目完美解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扎实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在面对生物问题时候能够运用学习过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避免受到其他知识的影响,以此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物解题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学习应该加强解题思维能力的锻炼,在进行解决问题时应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提取,避免出现遗忘题目条件的现象,并且在学习时应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打好基础才能够接受更专业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小煜.浅谈高中生提高生物解题能力的几点思路[J].低碳世界,2017(31):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