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先期课程之动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2018-10-13刘皓刘丽张艳苹李锋李长玲
刘皓 刘丽 张艳苹 李锋 李长玲
【摘要】动物学是发育生物学的先期课程之一,动物学实验技能训练直接影响后期学生对发育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文概括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基础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方案,以便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实验基础技能,更好地满足各专业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 发育生物学 基础训练
【基金项目】2015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发育生物学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GDOU2015040502)、2016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发育生物学原理(2016SFKC-24);国家级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3]113号);2014广东海洋大学协同育人平台项目(GDOU201301030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71-02
动物学是生物科学、水产养殖学等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动物形态、结构、分类、进化等基础知识,以及动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为后续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动物学实验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针对动物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以期提高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水平,以及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切合度。
一、目前我院动物学实验课程状况
(一)师资力量
目前我院动物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实验课程的教学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和实验员共同承担。
(二)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安排
2017年以前实验课时为24学时,分为12次实验,每次实验2课时;动物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区域性的学科,特别在生态、分类和分布方面。我校地处南海之滨,授课对象主要是海洋、水产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尽量兼顾了学科及地域的特点。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有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眼虫与草履虫的观察、海绵动物与腔肠动物的观察、涡虫、绦虫和华枝睪吸虫的观察、蛔虫及其他线虫的观察、蚯蚓和蚂蝗的横切观察、文蛤的解剖、对虾的解剖、文昌鱼的观察、青蛙的解剖、鸽子的解剖等,2017年起改为32学时16次实验课,除了增多了部分试验的实验课时外,还增加了鱼的解剖、小白鼠的解剖等试验内容。
(三)实验教学过程及方法
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课为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在第一次课中详细讲述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显微镜的使用。第二次课主要为加深学生的映象,要求能独立熟练操作显微镜,并学会水玻片的制作过程与生物绘图的最基本的方法,后续的实验为观察各动物门的代表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动物学实验课中,经常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器官显微结构。因此,必须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成像原理和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免压破玻片甚至损坏显微镜等。
因为学生在中学阶段所使用的显微镜较现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用显微镜要陈旧、落后,学生实际操作使用的次数较少、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显微镜,基础不在同一水平。在第一和第二实验中我们采用的讲解和亲自操作示范的同时,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跟着操作来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在此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操作问题并指正,之后留出部分时间让学生熟悉操作显微镜。
合理、正确的使用解剖工具才能完整分离出动物解剖器官。在动物解剖实验中,要用到各种锋利或者尖锐的工具,我们一开始便会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培训,解剖实验课中,首先会使用我们自己拍摄的实验视频对学生进行解剖手法与解剖过程进行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进行解剖,然后再讲解所要注意的事项,并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
授课课件中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对样本的结构特征进行放大拍摄使学生对实验所要求观察的部分有一个立体的、充分的认识,实现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优化。
“动物学”课程还有相应的课程实习,为外出在沿海滩涂采集生物样本,分类鉴定,然后制作标本。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动物标本的采集、鉴定和制作,培养学生初步从事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通过对自然界中动物形态、生态及行为的观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仪器设备操作不规范
动物学本来是我院水产养殖和海洋生物专业新生入校后的第一门课程,所以其实验课也在其它课程实验之前开出,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使用也在动物学实验课中开设、进行系统的培训,但是现在教学计划变动,新生有的需要使用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动物学前面上课,而又没有相关的操作培训,使得学生上课时出现操作不规范现象,致使显微镜等使用率高的仪器的损耗率大大增加。
(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
学生大多数时候只是被动吸收知识,主动思考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力弱。有不能及时掌握知识点,不能产生发散性的思维等方面体现,所学知识点不能与实验中所观察的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三)安全意识不强
实验安全要时刻注意,一直以来都有学生因实验器材的错误操作而受伤的情况出现。
三、改进建议
(一)合理安排课程
根据我院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改革首先应制定比较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等,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大一新生如果以动物学为首开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那么其它课程的实验课应排在动物学实验课程之后,如果其它需要使用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课程必要开在动物学实验课之前,那么,相关仪器设备使用的训练课程也应提前进行,这样对仪器设备及实验器材的使用寿命的延长会有较大的帮助。同时,动物学实验课程应整合现有的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善实验室条件,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切实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实验课程前认真进行培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态度,认识到规范操作实验仪器和认真安全进行实验的必要性。动物学实验课程中因需要使用各种锋利与尖锐的工具进行解剖,虽然在实验课前进行过培训和多次强调安全,但仍有部分学生掉以轻心,所以受伤几率较高,上课时,实验老师仍需要高度注意学生的操作,同时,实验室也要有一些应急措施,防止学生因意外受伤时而手足无措。
(三)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认真负责教好每一堂课
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实验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首先老师自己必须了解,并且熟练操作技术、掌握操作技巧。同时,任课老师还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在老师操作讲解中还要不时的留出一点时间给学生在其中体会消化知识点,还可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
(四)师生共同努力,保持实验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仪器应管理到位,及时维护,保持实验仪器设备正常运转。这不是实验室负责人一个人的责任,还是各位在实验室上课的老师和实验员的职责,同样要监管到位,发现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指正,保持良好的习惯,实验后一样要规范整理清理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发现有问题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报告有关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五)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物学实验虽为验证性实验,但也是与理论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动物学课程教學效果,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求学生多看、多思考和多操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思维往往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动物学的生物多样性正好可以提供其足够的兴趣。另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常识指导学生,对增加学生的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是有利的。
四、结束语
动物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在这些基础性实验中.学生通常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我们也要在这其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启发性思维,认真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目前我们已在逐渐进行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教学大纲的变动,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的更新。只有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水平,多动用启发性、讨论性教学,在教学内容变动的同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曹伏君,刘楚吾.论动物学课程试题库的建设[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9,(29):4-6.
[2]王利明.不断改革探索,提高动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J].科教导刊,2015,(32):27-28.
作者简介:
刘皓(1981.04-),男,汉族,湖南湘乡人,专科,实验师,研究方向:发育生物学。
刘丽(1974-)女,汉族,河北任丘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发育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