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天空
2018-10-13付强
付强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实验却没有引起一线教师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农村小学,更无从谈起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当前形势任何一名教师都责任对农村小学学生实验的实效性进行探讨。本文就是通过目前农村小学生实验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效果。
【关键词】科学实验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62-02
学生实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完成探究,体验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注重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
一、目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验效果难以达到预期,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实验室建设及器材配备不能按照标准实施,不能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完全配套。
1.科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必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完成的。但是目前的农村学校实验室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只有部分实只能在教室里完成,所以实验开出率较低。
2.实验仪器的配备,不能按照标准严格配备,不能与小学实验教学相配套,出现的情况是学校实验器材满满一屋,真正用到的却不多,很多器材长期闲置,有用的器材做实验时却找不到。
3.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易耗器材和药品得不到及时补充。
(二)教师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老龄化,导致实验效果无法保证。由于师资紧张,领导认识不足,年轻教师大多任教语文、数学等学科,所谓的“小科”就由老教师来承担了。老教师虽然经验较为丰富,但知识匮乏,又不善于学习,知识、理念都无法与时代同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实验器材的应用、处理的熟练程度不够。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要求双眼同时睁开,但不少教师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验的质量。
2.教師忽略了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教材的环节,以致不少学生对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不甚明确。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态度来实验。
3.教师在课前没有准备全实验用的仪器和药品,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围住教师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
4.教师没有根据实验目的要求和学生实际作好周密的指导计划,上课时往往顾此失彼,陷于被动、忙乱。
5.教师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没有作好实验总结。实验没成功的学生就去抄别组同学的数据,或者自己在修改数据。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居多,素质参差不齐。
1.在农村留守儿童再加上是独生子女,大多由留守老人照顾,对小孩过分溺爱,小孩不听话,课堂纪律性差,实验成功率低。
2.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班级中后进生较多,这些学生不仅成绩较差,对实验根本不感兴趣,所以实验过程也并不能及时完成。
二、农村小学针对以上实验教学方面问题的存在,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以下几方面去解决:
(一)领导转变观念,优化师资结构,加大培训和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
临沂市教研室在教研会上多次提出“小学科大作为”的理念,所以学校领导也要转变观念,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合理优化师资结构,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
(二)开放实验室,解决器材不足的问题,提高有限的实验器材的利用率。
农村学校的实验装备还不能满足学生课内实验的需要,那我们可以拓宽他们实验的时间,开放实验室。对于课内不能顺利完成的实验,学生可以继续做下去,这对于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地培养大有裨益。
(三)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自制教具。
在学校的实验器具和学生配套学具不能满足实验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自主地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器材。如教材上的针筒来模拟“火山说”,我们改成用打气筒。
(四)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要求教师做好实验的预试。除了掌握实验成败的条件和关键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困难,拟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视指导计划。
2.搞好实验的组织与指导。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即在重点指导的学生中发现问题,立即普遍巡视,如发现某个问题具有共同性,则立刻在全班作必要的提示。
三、总结
总之农村小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是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和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它是一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农村学校、一线老师共同努力,逐步提高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参考文献:
[1]吴英莎.小学生技术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张抒菲.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行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