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18-10-13徐磊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磊

【摘要】数学教学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渗透有关核心素养的教学。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学科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6-01

数学素养是指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合意识,空间观念,运算能力。为了适应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联系实际,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要拥有能够提出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与否,只要是学生在思考中总结出来的,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的积极思考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帮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析和引导。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教材给出的图片中找到自己认识的角,然后为学生进行讲解,这里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说过核心素养下数学教学最终是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只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才能进行下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个人认为,数学课堂可以由教室延伸到室外,比如本节数学课堂可以带学生在操场上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依据课本知识找到操场上的各种角,并认真思考各种角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能够找到关于角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思考、探究找到的角要比单纯的在课堂上只埋头于教材,对角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例如在数学“3的倍数”中,基本上学生受到前面学习的2的倍数规律影响,会产生3的倍数中个位数有3的假象,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出学生一组数据:73 86 39 53 83 76 89,在这一组数据中所有的个位数都是3的倍数,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计算一下,看看他们是否都能够被3整除?通过验证,让学生发现之前他们的猜测是不准确的,学生进而就会产生疑惑,并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想要探究这一规律。接下来,我们可以再给出学生一组数据:21 75 27 84 78 让学生计算一下这些数据是否都能被3整除,让学生再观察一下,通过观察,想到了什么,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我们再为学生指出:看一个数是否可以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数字,与数字的排列顺序无关,究竟3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做出猜想:与个位数的乘积是否有关?与个位数的差是否有关?与个位数的和是否有关?这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让学生大胆的自主探究不要怕学生犯错,只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犯错,在错误中寻找真理,就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重视数形结合,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它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分数教学中,通过画图,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在此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需要推导,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推导过程,化抽象为具体。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观察图形,回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邻角互补。依据对边相等、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特性,让学生明白,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后放到另一边,就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此时,让学生画出裁剪的位置和拼合后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拼合后的图形推理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高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拼成的长方形的底是原平行四边形的底。由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让学生借助“画图”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的策略方法,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路受阻时,利用数形结合可以有效突破难关。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成分的最基本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观察训练、实践探究来完成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大胆探究,勇于探索,促进学生的發展,提高数学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价值,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立明.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 2016,(5):76-80.

[2]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2015,(9):36-39.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