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思路
2018-10-13马彦冰
马彦冰
【摘要】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学习已难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做好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势在必行,尤其是与经济生活化的有效结合,为数学知识更好的应用于基础实践创造良好的实际环境。本文将以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的应用为核心,对数学与经济的关系进行阐述,并详细阐明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方向,以此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合理化运用与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数学知识 经济 生活 应用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143-01
引言
数学知识教学对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数学知识概念灵活应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意识。同时经济生活中对学术概念的运用,再次提升数学知识运算能力,使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在短时内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做好数学知识的经济生活化应用不容忽视,是现代数学知识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数学与经济的概念
数学是经济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数学与经济的关系也愈发紧密,在目前的数学知识学习方面,部分基础性内容经济知识理论有着重要联系。数据知识概念的运用将有效的解决诸多的经济学难题。如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中,约有72%的人数比例持有数学学位,部分经济学者对于数学知识的了解也更为深入,使数学在经济学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传统的经济体系发展对数学意识要求较高,通过运算得出经济管理结论,从而执行经济管理工作,因此要做好经济学管理,便要求其能够充分的掌握数學知识要点内容,以此为经济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数学在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
数学对于经济体系化建设的影响极其深远,在早期市场经济形成的初期阶段,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较为全面,从古典经济到现代经济均以数学作为经济学发展基础,尤其是数学概念对经济学内容的正确引导,使数学成为经济学运用的重要传导媒介,同时对提高经济学学习能力及学生对经济学的了解程度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数学是经济的主要传导媒介
数学是经济内容传导的主要载体,相关的经济知识内容大部分由数学概念组成,其中数学知识结构占现有经济学概念的91.4%,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则不言而喻。现代经济学的体系化建设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效的运用数学知识概念,对经济学体制内容进行优化则极为必要,是提高经济学总体效益的唯一途径。
(二)数学是经济知识的理论学习辅助工具
任何经济学内容的基础性学习与训练均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运用,如会计专业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运用,使其对资金管理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有效的规避了资金管理风险,使会计职业的专业性水平有所提升。因而做好数学知识概念学习与运用,对提高经济学专业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三、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有效应用
我国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使经济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愈发广泛,为更好的适应现有的数学知识学习环境,做好生活中的数学经济知识概念运用不容小觑,是验证数学理论知识内容及解决诸多生活化经济难题的核心内容。
(一)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数学理论知识
数学知识学习的总体内容在实际实践中运用较少,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力有所下降,而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实践则可有效的提升对数学知识公式的概念印象,提升数学知识概念运用灵活性。如在对图形结构的分析中,可将教室的体积及面积作为运算基础,通过测量教室的空间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等对教室内的基础面积进行运算,从而利用生活化实践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认证。又如在学生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可以对商品面积进行运算,并对其总价值进行分解,通过商品总价的运算来获取商品结构中每一构件的大概价格,进而将数学概念与经济学概念有效运用于生活实践。
(二)运用经济生活化培养数学思想能力
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的提升,对解决数学知识难题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积极的将数学知识概念运用在实际生活,通过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部分经济难题,以此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使数学概念与经济概念有效结合,逐步提升对数学知识概念的认知,从生活中对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深度培养,将课堂所需的数学内容逐一运用于生活经济实践,为未来阶段更好的了解经济知识概念及提高数学知识水平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与经济的关系较为紧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构成生活化数学的重要基石。因而在实际生活方面,要有效的运用数学基础性知识进行生活化问题的解决,并充分的将经济概念加以融入,有效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应用的实际重要性,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综合水平,使数学知识学习不受到基础客观因素的影响,确保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姚淞瀚. 浅谈经济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路径[J]. 智富时代, 2018(1).